为推动上海大规模预训练模型(以下简称“大模型”)创新发展,构建开放安全创新生态,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上海日前印发了《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以下简称《措施》),提出四方面共11条具体措施。
在着力支持大模型创新能力方面,《措施》提出,一方面要实施大模型创新扶持计划。支持引进高水平创新企业,支持上海市创新主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模型。支持上海市相关主体开展通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科学智能、具身智能、城市大模型等前沿研究,研发下一代模型架构和训练方法。另一方面要建立大模型测试评估中心。聚焦性能、安全、伦理、适配等方面,建设国家级大模型测试验证与协同创新中心,并鼓励大模型创新企业依托中心开展相关测试评估。支持上海市相关主体主导或参与国家大模型相关标准制订。
在提升创新要素供给能级方面,《措施》指出,一是实施大模型智能算力加速计划。打造市级智能算力统筹调度平台,构建规模化先进算力调度和供给能力,加快重点智算产业集聚区建设。二是构建智能芯片软硬协同生态。面向大模型研发和应用,支持上海市智能芯片企业开展规模化应用和验证。支持打造智能芯片软硬适配体系,在沪建设智能芯片和软硬件适配测评中心。三是语料数据资源共建共享。组建大模型语料数据联盟,鼓励多元主体共同推动高水平语料数据要素建设。建立语料数据知识产权保护框架,充分利用区块链等技术,依托上海数据交易所建立语料数据交易板块。
在推进大模型创新应用方面,《措施》要求,一方面实施大模型示范应用推进计划。重点支持在智能制造、集成电路、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构建示范应用场景,打造标杆性大模型产品和服务。推动大模型赋能产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另一方面推进科学智能大模型应用。支持相关主体建设科学智能创新中心、算法创新基地等平台,协调算力资源和科研数据集,推动科学智能大模型在生命科学、工程计算、气象等领域应用,打造科学研究新范式。
在营造一流创新环境方面,《措施》强调打造企业、人才集聚的大模型创新高地,推进大模型应用生态建设,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加大投入力度。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