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工力量”

山魂海韵,东西相连。日前,由青岛市总工会主办,市南区总工会和青岛市工人文化宫承办的山海情丨青岛市工会‘青岛·定西·陇南’东西部协作义卖捐助暨市南区“黄河大集”活动在市南区中山路上街里历史街区水龙池子广场盛大启幕。

开展东西部协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做出的重大决策。今年是青岛市全面深化东西部协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年,市南区总工会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聚焦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靠前一步,主动作为,通过“黄河大集”等活动广泛搭建暖心帮扶平台,整合辖区商圈以及爱心企业优质资源,在促企合作、消费帮扶、爱心捐助等方面贡献了工会组织的力量,彰显了工会娘家人的担当。

场景重现,情满老城

“身穿谦祥益、头戴盛锡福、吃饭春和楼、看戏去中和、看病宏仁堂。”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山路片区零售业一片繁荣,使青岛人的吃喝玩乐得到满足,即便到了青岛解放初期私营商业企业得到一定发展,中山路一带仍是百货零售业的集聚区、市民购物消费的首选地。

去年以来,青岛将“历史城区保护更新”确定为城市更新建设八大攻坚行动的“一号工程”。市南区打造“老青岛·上街里”品牌,先后解锁了青岛·市南首届上街里啤酒节等人气火爆的节庆活动,时尚灯光秀、街头微演艺、艺术装置、潮流派对、主题秀场、艺术沙龙、创意展览等流量密码,让尘封在青岛人记忆中的历史街区焕发新生机。作为本次义卖捐助市集活动的主场地,水龙池子广场承载了青岛老城区的历史文化和市井气息。活动当天,现场颇为热闹,工会志愿者们身着“红马甲”一边做好秩序维护,一边热情提供暖心服务。市民们兴致勃勃地在各个摊位之间穿行,或驻足观看,或认真摆弄,或主动询价,商家也在产品介绍、售卖和包装过程中忙的热火朝天,不亦乐乎。热闹非凡的义卖市集活动让老城文化变得“可见、可亲、可参与”,让历史城区成为老市民怀旧、新市民了解青岛历史的情感聚集地。

慈善义卖,爱洒老城

慈善,是一种价值观认同,是一座城市的情怀,更是一座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此次义卖捐助活动倡议一经发出,立即收到了45家爱心企业的积极响应,“咱们工会在上街里历史城区举办这样的义卖捐助活动,展现出东西部协作的大能量,凝聚职工力量聚少成多,帮助青岛、定西和陇南的困难职工走出困境,我也要贡献一份力量。”青岛市劳模李新亭高兴地说。

此次义卖市集既是产品大集,文化大集,又是爱心大集。一大早,45家爱心企业带着物美价廉的产品来到集市,整齐摆放在摊位上。市集将45个摊位划分为8处特色展区,包括农特产品专区、特色食品专区、匠心手造专区和非遗传承专区等,沿着展台依次走过去,刺绣、肖像画、面人,木雕,琳琅满目。工作人员介绍说,45家爱心企业现场义卖所得利润将用于捐助东西协作地三方困难职工子女上学救助或苗木补贴。

文艺汇演,唱响老城

在义卖间隙,青岛市工人文化宫“劳动者之歌 共同的家园”文艺演出在水龙池子广场精彩上演。本次文艺演出为现场的市民游客带来了一场精妙绝伦的文化视听盛宴,涵盖了歌舞、戏曲、相声、杂技、魔术等12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绝伦的文艺节目。活力四射的开场舞《中国龙》拉开了演出的帷幕,随后《这片海有我》《太空漫步》《如愿》《夸山东》等精彩节目在观众的欢呼声和期待中纷纷上演,演员们时而引吭高歌,时而“可爱卖萌”,无不吸引过往人群驻足欣赏。最后,一首《领航》用高亢的歌声激励大家砥砺前行,更是将现场气氛带向了新高潮,让广大职工群众在享受购物的同时,品味青岛老城的蝶变重生,感受百年街巷的市井烟火,播撒惠工活动的暖心大爱。

此次义卖捐助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工作和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助力东西部协作城市事业发展,深化“黄河大集”文化品牌建设的实际举措。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市南区将与东西部协作单位携手前行,砥砺奋进,在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黄河文化创新传承中展现新作为,彰显新担当。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