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立冬时,水面开始结冰,不过还未形成坚硬的冰冻,所以是水与冰的结合;二候地始冻,立冬之后五日,土地开始凝寒,附上层层晶莹的霜花;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再五日,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蜃了。
冬季是一年当中的最后一个季节,《诗经·大雅·荡》中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即计划措施制定得再多再好,不落实都是虚空,稍一松劲可能就会前功尽弃。所以,在这样关键的时节里,我们应该加强警惕,正固端行,志廉行芳,恪勤匪懈。“岁寒,然后知松柏而后凋也。”我们要学习松柏,坚持在逆境艰难中保持高尚的节操,拥有不畏严寒的干劲,保持正确的信念和高尚清廉的情操。行得正,走得直,目标明确,信心充足,在一年即将收尾的重要时节,锲而不舍地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