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走进宜宾高新区,光伏产业企业的厂房拔地而起,有的企业一期项目开始投入生产,有的企业已经开始二期建设。在四川东磁新能源科技公司的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车间,除了少量的技术人员不停走动查看设备运行情况,记者看到更多的是AGV自动搬运小车正在转运产品,“该车间配置5G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大脑系统、AI智慧安防系统、AGV自动搬运小车、六轴机器人以及行业领先流水线等,全面实现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生产仓储一体化。”车间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年来,在全球能源转型、国家“双碳”等政策的创新驱动和各位企业家的辛勤付出下,我国光伏产业已建立技术高端、链条完整的产业生态,各环节产量全球领先,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三样”,是当前最具发展前景的成长性产业之一。
我市坚定进军数字经济新蓝海、绿色新能源“一蓝一绿”产业,积极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风口期”和太阳能电池技术迭代“窗口期”,以宜宾高新区为核心区,高标定位、高点起步,去年以来签约落地光伏产业项目27个、涵盖10万吨硅料、90GW硅棒、80GW切片、120GW太阳能电池、5GW组件和光伏玻璃、光伏银浆、特种切割线、石英坩埚、碳碳热场等重要辅材,综合产能位居全国前列。今年1至9月,全市光伏产业已实现产值约200亿元。(宜宾融媒记者 王宇 )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