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登革热这些细节要知晓——疾控专家支招如何预防

眼下虽已逐渐进入深秋,但蚊虫依然猖獗,导致虫媒传染病多发,其中,登革热成为近期人们较为关注的传染病。如何正确预防登革热,保障自己的健康?为此,记者近日专访了旌阳区疾控中心专家陈学均。

“8-11月为登革热发病高峰期。”陈学均提醒说,“目前市区尚无登革热本土病例,但最近气温多变,不少蚊虫继续四处‘出击’,务必要做好登革热的预防。”

多由境外输入病例引起

陈学均介绍,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病毒存在于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血液中,伊蚊吸吮了患者的血液再叮咬其他人,从而将病毒传播。

“并不是说被蚊子叮咬就会感染登革热。”陈学均强调,只有登革热患者在得病处于传染期阶段被蚊子叮咬,蚊子才有可能携带登革病毒,而当这只蚊子再叮咬其他人的时候,才会把登革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该病广泛流行于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非洲南部等热带、亚热带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我国登革热散发病例主要由境外输入病例引起,主要来源国为缅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泰国、老挝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多分布在广东、云南等沿海或沿边地区。登革热高发季节为夏秋季,一般自5月开始逐渐增多,8-11月为发病高峰期。

目前为止没有特效药

那么,怎么知道自己得了登革热?陈学均介绍,感染登革热后会出现“三痛三红”+皮疹症状,近期出现“热、痛、红、疹”要当心——

高热:突发高烧(体温常常能达到39℃甚至40℃);

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潜伏期一般为3-14天,平均为7天。

除了以上症状,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出血休克、多器官衰竭等,甚至会导致死亡。

“目前,治疗登革热没有特效药。如果怀疑得了登革热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蚊虫叮咬或者近两周外地旅居史等。”陈学均说。

做好防蚊灭蚊工作最重要

对于该怎样预防登革热?陈学均提醒道,预防登革热最重要的是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具体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清理家中积水。水生植物要定期换水洗瓶(每星期至少1次);不要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及时清理空调、饮水机托盘等积水;用过的容器,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或倒置于防雨场所。

保持通风干燥。开窗通风,避免潮湿,保持家中干净卫生。

安装纱门纱窗。把杀虫剂喷洒在纱窗上,效果更佳。

做好防蚊工作。在家挂好蚊帐。外出旅游或到野外一定要用含有避蚊胺、驱蚊酯、柠檬叶桉叶油的驱蚊产品喷涂在身上,尤其是暴露在外的皮肤更需要做好保护。

使用灭蚊虫产品。家庭灭蚊首选电热蚊香液、电热灭蚊片、电蚊拍等。

疾控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如前往登革热流行区、在逗留期间出现可疑症状时一定及时就诊。返回本地后,如果两周内出现发热症状,也要及时就诊并说明外出史,住院隔离治疗。(记者 曾可嘉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