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临潼区农业农村局关于2023年中央转移支付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项目实施方案的公告

按照《西安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3年中央转移支付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实施方案的通知》(市农发〔2023〕143号)要求,为做好项目实施,确保政策有效落实,现将2023年中央转移支付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项目实施方案公告如下:

一、项目建设内容

(一)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

2023年全区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面积9万亩。其中加厚高强度地膜8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0.5万亩,综合统筹(因地制宜加厚高强度地膜或全生物降解地膜)不少于0.5万亩,实现全区地膜回收率达到 83%以上,资源化再利用的全链条体系初步打通。

1.科学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针对蔬菜、瓜果、马铃薯、玉米等主要覆膜作物,支持推广使用0.015毫米及以上的加厚高强度地膜,从源头保障地膜的可回收性。其中,加厚高强度地膜覆盖使用时间和力学性能指标应不低于《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13735-2017中I类耐老化地膜有关要求。具体指标根据实际情况细化确定,保障地膜使用后能够有效回收。

2.稳妥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针对马铃薯、蔬菜以及高附加值经济作物,支持有序推广符合《全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T35795—2017)要求,其中,全生物降解地膜有效使用寿命、水蒸气透过量等具体指标由各地根据作物种类、生产条件等确定。

3.积极开展地膜减量替代。强化地膜源头减量,推广地膜高效科学覆盖技术,推动通过抗旱品种选育、种植结构调整、一膜多用、改进覆盖等方式,提高地膜使用效率,降低使用强度。

4.高效推进地膜回收处理。立足区域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地膜使用特点,分区域、分作物建立并优化回收网点布局,提升地膜资源化再利用能力。结合地膜厚度、强度及机械化捡拾比例的要求,大力培育专业化服务组织,逐步构建以旧换新、以奖代补、经营主体上交、第三方机构回收等多元化回收机制。

5.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技术集成及机制创设。开展全区主要覆膜作物加厚高强度地膜科学使用艺机一体化技术研发集成、全生物降解地膜科学使用效果验证及技术研发集成、地膜回收体系建设标准制定及回收机制总结集成、地膜源头减量替代艺机一体化技术研发集成、地膜高效科学使用回收机械筛选及确定,分别形成技术报告、技术规程、产品名录等成果。各单位按照《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陕农发〔2023〕47号)《西安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西安市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市农发〔2023〕125 号)的细化要求,完成好各项建设任务。

(二)渔业资源保护项目

组织开展不少于4次重要水域增殖放流活动,放流不少于15 万尾经济物种,以达到改善水生生物种群结构,恢复天然水域渔业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推进全区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项目申报时间

项目申报从即日起至10月16日。公示期从10月9日开始,公示期为7天。

三、项目申报程序

符合条件的单位,按照文件要求,依据项目建设内容,认真编写项目申报书和项目绩效目标表(不得漏项、缺项,必须明确绩效目标),并将项目申报资料一式五份经报送区农业农村局相关业务科室联系人处,经审核无误后报送发展规划科,同时报送项目电子文档。

发展规划科联系人:刘慧 电话:13759987104

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联系人:宋佳 13572278851 邮箱:ltnyk@126.com

渔业资源保护项目联系人:孙辉 18394186805邮箱:lintong98989@163.com

附件:

1.西安市临潼区2023年****项目申报书.docx

2.西安市临潼区2023年****项目绩效目标表.docx

西安市临潼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10月9日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