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决这个问题,提前淘汰燃煤电厂很困难

井里汶1号电厂(Cirebon-1)是印尼西爪哇省一座拥有11年历史的中型燃煤电厂,距离首都雅加达仅几个小时的车程。该电厂是煤炭繁荣时期,在韩国和日本投资商的帮助下建造的。

井里汶1号电厂

有望取得重大进展

据路透社报道,2022年11月14日,亚洲开发银行代表、印尼财政部部长英卓华与印尼井里汶电力公司在准备举办二十国集团峰会的印尼巴厘岛宣布,达成谅解备忘录,将向井里汶1号电厂提供2.5亿至3亿美元再融资,条件是这家预期运营寿命为40年至50年的燃煤电厂提前10年至15年退役。

这是亚洲开发银行所推“能源转型机制”下达成的首份谅解备忘录。该机制意在集合私人投资基金、公共财政和慈善捐赠之力,以买断或再融资方式助力东南亚燃煤电厂提早退役,以促进该地区能源转型。

利益相关者希望此举能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一座灯塔。

也就是说,如果该燃煤电厂的现有投资者与牵头该计划的亚洲开发银行以及包括汇丰控股等大型私营贷款机构在内的其他机构能够达成一项可信的协议,该交易将成为其他金融机构效仿的典范。然而,谅解备忘录达成至今已经过去了9个多月,正式协议尚未签订。尽管企业声明情况很乐观,但说服金融巨头支持燃煤电厂提前退役实践起来困难重重。

如果这项提前关闭井里汶1号燃煤电厂的协议顺利签订,将标志着全球减排和避免气候变化导致最坏情况出现的努力取得重大进展。

一艘运煤船将煤炭运往井里汶1号电厂

“资金到位,转型才能加速”

提前关闭井里汶1号燃煤电厂只是一个开始。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报道,到2030年,全球绿色投资需要较当前增加近2倍,达到近7万亿美元,才有可能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

近年来,禁止建设新的燃煤电厂成为全球公认比较高效的减排方式。然而,现在更紧迫的难题是如何淘汰现有燃煤电厂,特别是在像印尼这样拥有丰富资源的新兴经济体。印尼大约有75%的燃煤电厂都建成于2005年之后。如果没有签订像井里汶1号电厂那样的关闭协议,这些电厂还将继续运行数十年。

然而,即便签订了关闭协议,井里汶1号电厂的关闭进程也将十分缓慢。按计划,井里汶1号电厂将于2037年关闭。这意味着,在未来14年,该电厂还将排放大量二氧化碳。

许多燃煤电厂的关闭都面临着和井里汶1号同样的问题。仅在印尼,去年就有近90家燃煤电厂面临关闭融资难的问题,其中既有印尼国家电力公司(PLN)下属的燃煤电厂,也有独立生产商拥有的燃煤电厂以及自备电厂。

“从气候的角度来说,如果可以的话,关闭燃煤电厂的理想时间就是明天,或者今天”亚洲开发银行高级能源专家大卫·埃尔辛加(DavidElzinga)表示,“但我们必须考虑资本投入。”

先前认为淘汰燃煤电厂非常简单。然而,投资者需要赔偿来弥补预期回报,提前关闭燃煤电厂需要资金。新兴经济体或不想独自承担,或没有能力支付这笔费用。

“虽然我们讨论过为关闭燃煤电厂和能源转型提供资金,但这样做的成本很高。”印尼国有企业部部长艾瑞克·托希尔(ErickThohir)说,“归根结底,问题在于我们想要以多快的速度完成转型。资金来得越快,转型就越快。这就是现实。”

理想的情况是,发达国家和多边贷款人通过赠款或低利率的贷款来提供帮助,加上从其他大银行获得贷款,新兴经济体能够减轻淘汰燃煤电厂的整体财务负担。燃煤电厂进行再融资后,投资者也可以获得预期回报并接受燃煤电厂提前关闭,就像井里汶1号电厂一样。

井里汶1号电厂所在小镇街道

电厂关停面临四大问题

目前大部分国家,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不断减少,但通过分析相对顺利淘汰煤电国家的共性,如美国和德国,可以得出:服役时间长、市场结构健康和资本雄厚,电厂提前关停更加容易。

不过,井里汶1号电厂能够提前关闭是具备特殊优势的。首先,它是私有企业,不用面对处理国有资产时的那些复杂情况;其次,该电厂的关闭受到了亚洲开发银行的再融资支持,拥有同类情况可能缺少的财务实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它的关闭不会导致电力供应不足——当地电网处于容量过剩状态。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数据,提前关闭井里汶1号电厂需要花费3亿美元,相较于2022年全球低碳转型投资的1.1万亿美元,这只是九牛一毛。

井里汶1号电厂的关闭主要面临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如何补偿井里汶1号电厂的投资者——一个由日本丸红公司、韩国ST国际、韩国米兰德电力公司和印尼PTIndika能源公司组成的财团——的损失。比较大的可能是通过一次性派发股息来补偿。

第二个问题,如果要在经济或政治上面临不可预测风险的国家和地区投资,银行要求获得更高的回报,包括主权信用评级为BBB级的印尼。

第三个问题,谈判代表必须努力解决禁止煤炭融资的制度问题。过去几年,在政府和投资者的压力下,愿意为化石能源业务提供资金的银行越来越少。

对新煤矿投资意愿下降的同时,这些金融机构对投资淘汰煤炭的兴趣也在下降。第四个问题,依靠燃煤电厂而活的当地居民希望相关方考虑的不仅是投资者的利益,也为他们的未来做一下规划。

“只是不再投资并不能阻止燃煤电厂运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孟文能(RaviMenon)说,“我们应该做的是接受现状,淘汰它。”


来源:中国煤炭报 
原标题:《印尼关闭燃煤电厂 面临融资困境》
作者:本报记者 刘玲玲
编辑:孟德轩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