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伏天,如何预防职业性中暑?疾控专家来支招

进入三伏天,酷热难耐。如何预防职业性中暑?职业性中暑算不算工伤?日前,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市疾控中心职业卫生专家。

据专家介绍,职业性中暑指劳动者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包括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职业性中暑是职业病的一种,属于工伤范畴。”专家表示,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容易中招,高温作业包括高温天气作业和工作场所高温作业两种,高温天气作业是在35℃以上高温自然环境下进行的作业,包括环卫、建筑等露天作业。

专家称,企业应对高温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入暑前的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筛查不适宜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对不宜从事的劳动者,及时调离高温作业岗位。接触高温的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发生中暑后,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可以向诊断机构提供接触高温作业的职业史证明,以及在医院就诊的门诊、住院资料和诊断机构要求的其他资料,进行诊断。高温作业对人体各个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职业禁忌证主要有未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肾炎,全身瘢痕面积≥20%以上,癫痫。

专家说,中暑后,应让中暑患者立刻脱离高温、高湿的环境,转移到通风阴凉处,将身上的衣物全部去除后平躺;快速降温,可以使用凉水或者是冰块擦拭全身,用风扇使身体水分快速蒸发,对流散热;如果中暑者症状比较严重,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到医院进行救治。

职业性中暑如何预防?专家表示,用人单位要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高温检测;改善工作条件,配备防护设施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做好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适当补充水和盐分,高温岗位可提供盐开水、含电解质饮料等。(记者 肖盛雄)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