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防汛抗旱工作,为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应急管理部副部长、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今天政策例行吹风会的还有:国家消防救援局副局长罗永强先生,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于海峰先生,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先生,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司长陈敏先生,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负责人王亚伟先生。
下面,我们首先请王道席部长作介绍。
2023-07-25 10:01:35
王道席(徐想 摄)
应急管理部副部长、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对防汛抗旱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强化会商研判,做好监测预警,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李强总理多次作出批示,7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部署防汛救灾工作。国家防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和调度指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履职尽责、主动作为,有序有效开展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当前全国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目前全国防汛抗旱形势总体平稳,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全国降水总体偏少,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32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成多。其中,华北西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中北部、华东北部、吉林西部、河南西部、陕西东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至1倍,华北东北部、西南地区中南部、华南西部及浙江大部、新疆大部、甘肃西部、云南东部等地偏少2至8成。二是主要江河汛情平稳,超警中小河流较常年偏少。主要江河未发生编号洪水,今年以来全国共有282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三是多地发生山洪和地质灾害,部分工程出现险情。近期多地发生多起山洪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江西、广西、重庆等地发生堤防溃口、河流漫溢、山体垮塌堵塞水库溢洪道等险情。四是洪涝干旱灾害总体偏轻,各项指标呈下降趋势。洪涝灾害方面,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今年以来洪涝受灾人数下降4.9%,因灾死亡失踪人数下降85.1%,紧急转移安置人数下降90.4%,直接经济损失下降76%。干旱灾害方面,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今年以来干旱灾害受灾人数下降50.2%,农作物受灾面积下降44.4%。
面对严峻复杂的汛情旱情灾情,国家防总、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开展防汛救灾工作。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与安排部署。国家防总汛前组织召开全国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今年防汛抗旱重点任务。国家防总办公室周密安排汛前准备工作,并针对风险隐患排查、蓄滞洪区运用、堤坝蚁患防治、病险水库安全度汛、渔船跨省紧急避风、基层干部和防汛抢险救援人员安全防护等工作印发通知、作出专项安排。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与防汛准备。国家防总汛前公布了全国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2521名,督促落实各级的包保责任;我们还组织开展长三角地区防汛防台风联合演练和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桌面推演,配合中央组织部开展全国市县党政正职应急管理专题培训。
三是强化隐患排查与督导检查。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组织专家组开展“四不两直”检查,12个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带队,分赴七大江河流域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重要基础设施开展汛前检查,“一省一单”督促地方深入排查整改风险隐患,并实现闭环管理。
四是强化会商研判与应急处置。我们密切监视雨情汛情发展变化,滚动会商研判,针对性调度指导重点省份落实落细责任措施。国家防总先后15次启动调整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派出23个工作组和专家组加强指导,针对重庆严重洪涝地质灾害,派出由应急管理部负责同志率领的国家防总工作组赴一线指导工作,我们还商财政部下达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2.85亿元支持地方开展防汛抢险救援工作。
五是强化抗旱综合减灾。密切监视全国雨情旱情及土壤墒情发展变化,多次组织气象、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进行专题会商,调度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安排部署抗旱减灾相关工作,先后派出5个工作组赴云南、四川、贵州、重庆、内蒙古等地检查指导抗旱工作。
六是强化联动形成合力。入汛以来,水利部门调度运用大中型水库1999座次、拦蓄洪水286亿立方米。全国气象部门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17万条,“叫应”各级党委政府和防灾减灾责任人20万人次,解放军和武警部队部署7.2万人重点准备。
下一阶段,我国防汛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将持续强化各项措施,全力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我先介绍到这儿。接下来,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2023-07-25 10:10:19
寿小丽:
谢谢王道席副部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2023-07-25 10:15:37
海报新闻记者提问(刘健 摄)
海报新闻记者:
请问今年主汛期的形势如何,有什么新特点?对此我们有哪些应对措施?谢谢!
2023-07-25 10:24:40
王道席: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对防汛抗旱工作来讲,形势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针对主汛期的形势,国家防总多次组织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进行联合会商研判,总的来看,主汛期全国的防汛抗旱形势应该说是复杂严峻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极端天气事件偏多。预测气候状况是一般到偏差,阶段性强降水、暴雨洪涝还有高温热浪,这些灾害可能较重。二是洪涝干旱并重。松花江、黑龙江中游、淮河流域沂沭泗、太湖、辽河还有长江下游的部分支流可能发生较大的洪水。另外,内蒙古、甘肃等地还有可能出现阶段性的旱情。三是薄弱环节风险突出。山洪和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中小水库度汛以及城市内涝这四个方面应该说是我们防汛救灾的薄弱环节,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树牢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落实落细相关责任和措施,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具体的相关举措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毫不放松抓责任落实。要强化地方党委政府防灾减灾救灾的主体责任,层层压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将责任制贯穿到研判部署、指挥决策、转移避险、救援救灾全过程。同时,还要落实防汛包保责任,督促责任人下沉一线、靠前指挥。
二是关口前移抓统筹协调。我们要紧盯灾害性天气过程,抓好监测、预报、预警、响应等重点环节,督促地方完善联合会商调度机制,强化预警和响应联动,预警和响应联动这是我们时刻在强调的,这个机制应该说是非常重要,要牢牢把握防汛主动权。
三是预警“叫应”抓转移避险。要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这是第二个机制,也很重要。我们要压实旅游景区、施工营地、工矿企业等属地责任,提前果断组织危险区群众转移避险,及时采取“关停撤转”等刚性措施,严防群死群伤。
四是统筹联动抓救援救灾。我们要用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各类专业队伍和社会力量,根据汛情发展预置布防,确保高效开展抢险救援。同时,还要快速下拨抢险救灾物资和资金,精心做好救灾救助工作,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的需求。
五是两手发力抓抗旱减灾。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滚动开展旱灾风险研判,细化完善抗旱应急预案,精准调配抗旱的水源,千方百计保障城乡的供水安全。另外,我们还特别重视粮食生产用水安全。同时,要严密的监视天气变化,谨防旱涝急转还有旱涝并发,以策安全。谢谢。
2023-07-25 10:24:51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刘健 摄)
凤凰卫视记者:
受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极端天气呈现出了频发多发趋势。请问,8月份全国天气如何呢?还需要重点防范哪些灾害?谢谢!
2023-07-25 10:30:34
王亚伟(徐想 摄)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负责人王亚伟:
谢谢您的提问,刚才王道席副部长在介绍中已经对汛情作了一个整体的介绍和判断,下面我就气象情况再补充介绍一下。
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平均降雨量28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了10.6%,但是极端性、局地性特点比较突出。全国共出现20次强降雨过程,有16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当然大家也注意到,今年华北地区出现了6轮极端高温事件,有26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了历史极值。特别是京津冀和新疆4个省(区、市)经历了最为炎热的6月。未来一周,我们更加关注的是第5号台风“杜苏芮”给我国带来的风雨影响。据中央气象台预报,台风“杜苏芮”将于28日前后在福建中部到广东东部一带沿海登陆。受其影响,台湾岛、浙江东部、福建、广东东部、江西东部和南部将先后出现大到暴雨,台湾东部和南部、福建中南部、浙江东部沿海等部分地区将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28日以后,“杜苏芮”将深入内陆并北上,将对我国东部地区造成进一步影响。
预计到7月底之前,我国降雨带主要位于天津、河北东部、辽宁南部、山东、江苏南部、福建、广东北部、四川、重庆、云南等地。在气温方面,新疆盆地地区、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高温天气仍将持续,最高气温一般有35-38度,局地可能超过40度。预计8月份,华北北部和东北大部地区、广西南部、海南、四川西部、云南等地降水偏多2-5成。浙江南部、福建大部、江西大部、新疆北部等地降水偏少2—5成。
在气温方面,8月份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内蒙古西北部、江苏南部、浙江、安徽南部、江西、湖北、湖南、福建、甘肃西北部、新疆北部等地偏高1-2度。在台风方面,8月份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将有4-6个热带气旋生成,其中2-3个热带气旋将登陆或影响我国,路径主要以西行和西北行为主,主要影响我国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
目前,我国正处于“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建议关注强降雨、台风、强对流、高温、干旱等气象灾害以及山洪、泥石流、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
一是我国东南沿海做好台风防御工作。目前已经进入台风的活跃期,台风“杜苏芮”登陆后可能深入内陆北上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较大影响,建议提前做好防台准备,加强中小河流、洪水、地质灾害、城市内涝以及大风灾害的防范。
二是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注意防范局地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强降雨易于引发次生灾害并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建议加强相关灾害的防御工作。
三是新疆、甘肃、内蒙以及江南、华南等地注重防御高温灾害,建议做好防暑降温,水电能源等调度和供应,新疆要特别注意防范高温导致的融雪性洪水及其诱发的地质灾害。
气象部门将加强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强与各个部门的应急联动,全力做好各项气象服务工作。
谢谢大家!
2023-07-25 10:33:52
红星新闻记者提问(刘健 摄)
红星新闻记者:
近期,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参与了多地的城市内涝和地质灾害抢险救援,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工作?谢谢!
2023-07-25 10:34:38
罗永强(徐想 摄)
国家消防救援局副局长罗永强:
谢谢你的提问。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改革转制后,积极推进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进程。根据遂行全灾种救援任务需要,我们主要依托消防特勤和机动队伍,构建了地震救援、水域救援等专业力量体系。其中,地震救援专业队2.8万余人,配属搜救犬1800余头;水域救援专业队3.4万余人、配属救援舟艇1万余艘,我们还配备各类专业救援装备180余万件(套),具备了遂行辖区和省内外跨区域救援任务的能力。
今年汛期,根据国家防总的研判会商情况,国家消防救援局要求重点地区队伍提高战备等级,加强会商研判,前置救援力量,强化调度指挥,确保一旦出现重大汛情险情灾情,能够切实发挥拳头和尖刀作用,将伤亡和损失降到最低。近期,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在四川汶川山洪泥石流灾害救援中,搜救出2个乡镇的4名失联人员;在广西北海城市内涝救援中,疏散转移5个乡镇28个村屯群众2588人;在重庆万州强降雨救援中,营救出36个镇乡街道的被困群众107人;在甘肃甘南泥石流灾害救援中,营救被困群众24人,协助转移疏散受灾群众336人。在应对台风“泰利”期间,广东、广西、海南三地消防救援队伍,在城镇易涝点、地质灾害风险点等重点区域设置46个前置备勤点,部署1021名指战员、220辆消防车、90艘舟艇,携带10638件套救援和排涝装备提前驻防到位,处置人员被困、高空坠物、道路阻塞等台风链发灾情险情117起,营救遇险被困群众42人,最大限度降低了台风造成的损失和危害。
据统计,今年入汛以来,截至7月24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已参与处置城市内涝和地质山洪灾害抢险救援行动3483起,出动车辆4641辆次、舟艇481艘次,共营救遇险被困群众1174人,疏散转移7200余人。下一步,我们将在国家防总的统一指挥下,全力以赴做好“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抢险救援工作,科学高效处置各类灾害事故。
我要介绍的情况就是这些,谢谢。
2023-07-25 10:34:52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