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贵州举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 介绍贵州省202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7月21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贵州省202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贵州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朝晖;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唐晓川介绍贵州省202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由贵州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龚文静主持。
贵州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龚文静: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贵州省202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朝晖同志;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唐晓川同志,他们将向大家介绍贵州省202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下面先请王朝晖副局长介绍相关情况。
贵州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朝晖: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困难压力,全省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重大机遇,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二季度延续恢复态势、好于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提速增长,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民生得到有力保障。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0218.7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4.4%,比一季度加快1.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26.10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3833.61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5259.03亿元,增长4.4%。
一、农业生产总体平稳,畜牧业稳定增长
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52.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其中,种植业增长3.2%,林业增长4.8%,畜牧业增长1.5%,渔业增长12.6%。夏粮生产再获丰收,夏粮产量243.90万吨。上半年,中药材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4.7%,园林水果产量增长8.8%,茶叶产量增长4.1%,蔬菜产量增长1.7%,禽蛋产量增长22.1%。猪牛羊禽肉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6%,其中,猪肉产量增长2.6%。6月末,生猪存栏同比增长3.6%,其中,能繁母猪增长1.8%。上半年,生猪出栏增长1.1%。
二、工业生产提速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6.3%,比一季度加快4.9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7.6%;股份制企业增长6.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9%。分行业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41.3%,医药制造业增长19.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6.7%,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3.8%,烟草制品业增长7.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8%,汽车制造业增长3.7%。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5.0%和22.1%。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36.5%。分产品看,中成药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49.3%,滚动轴承增长30.5%,集成电路增长29.6%,智能电视增长25.8%,乳制品增长21.5%,锂离子电池增长14.6%。
三、服务业持续恢复,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明显复苏
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4.4%,比一季度加快1.8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2%、6.6%、5.7%和4.4%。上半年,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8%和26.2%,分别比一季度加快9.5个和11.4个百分点;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增长18.7%,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8.8%。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6.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4%。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19.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18.9%,分别比1—2月加快5.3个和7.2个百分点。
四、消费市场加快恢复,绿色升级消费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5.7%,比一季度加快3.6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6.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9%。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增长6.6%,餐饮收入增长0.2%。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平稳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3%,烟酒类增长36.7%,日用品类增长15.1%。部分升级类消费增势良好,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77.3%,智能手机增长27.4%。网络零售较快增长,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113.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
五、固定资产投资稳定恢复,工业投资增长较快
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3.9%,比一季度加快2.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30.0%,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6.0%。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9.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61.0%。高技术制造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82.9%、37.9%。社会领域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34.2%,其中,教育投资增长61.2%,卫生投资增长27.9%。
六、出口持续快速增长,进口保持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额388.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4%。其中,出口总额278.75亿元,增长35.9%;进口总额109.28亿元,增长4.6%。
七、就业形势逐步改善,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8.48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2.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20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0%。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1元,名义增长3.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56元,名义增长8.0%。
八、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小幅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
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9%。
总的来看,全省经济延续了恢复回升的态势,巩固了稳步向好的趋势,保持了高质量发展的大势。但同时也要看到,市场需求仍显不足,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部分领域、部分行业、部分企业仍面临一定困难。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巩固经济恢复向好的基础,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龚文静:
感谢王朝晖副局长的详细介绍。下面请记者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国日报记者:
从刚刚公布的数据看,上半年主要指标持续回升。请问如何评价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有哪些特点?
王朝晖: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随着疫情后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全省全力以赴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转变发展方式,保障改善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产业发展持续巩固提升。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4%,快于一季度2.5%的经济增速,也明显高于去年全年1.2%的经济增速。全省经济由逐步恢复转向常态化增长的轨道,展现出良好的韧性和修复力。从农业看,粮油保障总体稳定,中药材、园林水果、茶叶等经济作物持续增长,猪牛羊禽肉产量由一季度的同比下降1.7%转为上半年的同比增长1.6%,其中猪肉产量由下降1.7%转为增长2.6%。从工业看,工业生产正在恢复向好,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快于一季度4.9个百分点。行业增长面有所提升,19个重点监测的工业行业中,有11个行业正增长,比一季度增加2个行业。其中,占比超七成的“煤电烟酒”四大支柱行业增加值合计增长8.2%,比一季度加快3.8个百分点,有力稳住了工业经济基本盘。从服务业看,服务业增速明显回升,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快于一季度1.8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了经济增长。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增长较快,外出就餐、购物、旅游、住宿、交通等需求明显增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6%、5.7%和4.4%。
二是有效需求逐步恢复向好。消费市场持续恢复。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7%,快于一季度3.6个百分点,其中,餐饮收入增长0.2%,延续一季度恢复增长态势;商品零售增长6.6%,快于一季度5.4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中近八成商品类值零售额增速比一季度加快或降幅收窄。稳投资成效逐步显现。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9%,快于一季度2.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速快于一季度11.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比上月收窄,基础设施投资自上月扭负为正后持续较快增长。
三是发展积极因素积累增多。市场活力持续增强。上半年,新设立经营主体同比增长21.5%,其中,新设立企业增长39.7%;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5.8%、26.2%。发展动力持续聚集。产业投资较快增长,上半年,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0%;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9.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61%。新兴领域持续较快增长。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上半年,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1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8.8%;1—5月,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19.7%,比1—2月提升5.3个百分点。
四是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名义增长3.9%、8.0%,快于一季度1.2个和2个百分点。民生支出保障有力。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民生类支出同比增长9%,其中,卫生健康支出增长30.3%,教育支出增长8.2%。就业形势逐步改善。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38.48万人,同比增长2.5%;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9.35万人,增长12.8%。
总体来看,在一季度实现企稳回升的基础上,二季度经济延续恢复回升态势,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高质量发展动能支撑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央广网记者:
今年上半年贵州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老百姓的收入和消费特别是消费价格上有哪些特点和积极变化?谢谢。
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唐晓川:
谢谢您的提问。上半年,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各项民生事业稳步推进,主要民生指标企稳向好。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20元,同比增长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1元,同比增长3.9%,较一季度上升1.2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56元,同比增长8%,高于一季度增速2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收入方面,工资性收入持续发挥“稳定器”作用。上半年,贵州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192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为54.6%,对收入贡献率为30.6%,拉动收入增长1.2个百分点。支撑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因素很多,但最直接的还是餐饮、旅游等接触性、聚集性的服务消费明显改善。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得到恢复,劳动参与率、企业就业人员工作时间多于去年同期。
经营和转移净收入增长较快,成为收入“增进器”。上半年,贵州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为4401元、379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7.9%,对收入贡献率为33.5%、34.2%,均拉动收入增长1.3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收入方面,积极落实稳岗创业政策,特别是全面推进“一县一零工”市场,带动工资性收入持续增加。上半年,贵州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982元,同比增长6.6%。
农产品价格上涨和特色农旅为经营及财产净收入增长添动力。上半年,全省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同比上涨2.0%,其中,林业、牧业、渔业分别上涨0.8%、4.0%、1.4%,生猪价格同比上涨4.7%,水果价格上涨2.3%。集贸市场价格也高于去年同期,其中,重要农贸产品玉米、大豆、小麦和油菜籽较去年同期上涨7.3%、4.8%、2.6%和7.3%。乡村旅游联动“夜间经济”“周末经济”,促使麻鸭、鲟鱼、香米等特色农产品打开了销路,枇杷、蜂糖李等特色水果也进一步热销。“一免三减半”“四减半”优惠政策及部分地区特色农旅活动提升了贵州整体热度,农家乐、日租房热度也高于过去几年。上半年,贵州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1516元,同比增长8.2%,特别是三产经营净收入989元,同比增长16.8%。人均财产净收入79元,同比增39.1%,其中出租房屋财产性收入同比增长17.5%。
上半年,全省居民生活消费支出9463元,同比增长7.8%。其中,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13436元,增长8.4%;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6427元,同比增长5.4%。从结构看,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两项支出增速城乡均列前三,医疗保健支出增速城乡同时实现两位数增长,城镇为29.3%,农村为44.8%。
再来看居民消费价格,随着社会需求恢复,各项民生商品服务保供稳价政策陆续落地见效,消费市场供应充足,居民消费价格整体平稳运行,上半年,贵州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
月度同比看,前期恢复性回升叠加节假效应,1-3月分别上涨1.8%、0.3%、0.1%;而国际能源价格下降传导至我国消费价格领域形成下拉动力加之季节性回落,4-6月,分别下降0.2%、0.1%、0.6%。月度环比看,则是涨跌互现。
从分类看,上半年,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1%,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1.6%,衣着价格上涨0.9%,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0.7%,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各上涨0.4%;医疗保健价格与去年同期持平;交通通信价格下降3.0%,影响CPI下降0.50个百分点。
需要指出的是,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运行体现的是恢复性、季节性和结构性特点,在市场恢复与供给增长的平衡作用下,结合我省居民收支情况看,居民消费价格将进一步在平稳回升的合理区间运行。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贵州日报记者:
从刚刚发布的数据中,可以看到贵州上半年工业生产实现快速回升,请问工业经济主要有哪些支撑点?如何看待工业经济走势?谢谢。
王朝晖: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贵州省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立足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六大产业基地”为抓手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工业生产加快恢复、回升向好。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快于一季度4.9个百分点,这个增速是在去年同期较高基数基础上实现的,非常不容易。工业经济的支撑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传统产业支撑有力。坚持把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大“黔电送粤”力度,充分发挥世界酱香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上半年,“煤电烟酒”四大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快于一季度3.8个百分点,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7个百分点。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分别拉动3.9、1.1、0.7个百分点;原煤产量增长7.1%,有力保障能源安全、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
二是消费品制造业恢复态势较好。随着稳增长政策持续显效,消费需求逐步回暖,上半年,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9%,快于一季度22个百分点,扭转了2022年的负增长态势。农副食品加工业、酒的制造、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7%、13.5%、6.3%,快于一季度16.2、6.9、8.7个百分点。
三是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趋势明显。积极抢抓行业机遇,构建“一核两区”发展格局;依托“三线”建设重点企业,推动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协同发展。上半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均实现20%以上的快速增长,分别快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5、30.2、18.7、15.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同比分别提升1.7、2.1、0.8、0.1个百分点。新能源发电量增长13%,快于一季度6.8个百分点。
当前,受国际国内因素叠加影响,我省工业生产仍然面临一定压力。但从先行指标看,上半年,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0%,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6%,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61%,这将为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随着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产业强省建设扎实推进,传统产业加快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工业未来发展趋势向好。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龚文静:
感谢两位发布人的详细解答,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先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可以会后与省统计局联系作进一步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两位发布人,也谢谢媒体的各位记者朋友,再见!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