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沂南县民政局聚焦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在青驼镇创新党建引领胡同长穿透式精微网格治理模式,聚焦“治理支撑点、服务着力点、解题关键点”,连点成线,延伸治理“触角”,打通基层治理“经络”,实现“小事不出胡同、大事不出网格、困难不出村庄”。
一、在“划”上下功夫,理顺村级架构秉持按照村庄优势特色细分网格胡同的工作思路,理顺村级治理架构。武庄子村在中老年居住区和年轻人居住区两大区域基础上,划分6个大网格,在大网格基础上划分小胡同,每个小胡同户数确保固定在20-30户之间,基本形成“党支部书记联系网格员,网格员联系胡同长,胡同长联系党员中心户,党员中心户联系群众”的四级村级治理架构。
二、在“选”上下功夫,明确职能定位
创新群众推选、党员推荐的“双推”模式,一方面由党员推荐人选,党支部谈话选聘,另一方面由胡同内群众推选,保证胡同长队伍选优任强。同时,明确“惠民利民政策勤讲、群众诉求建议勤听、身边安全隐患勤查、房前屋后卫生勤督、老弱留守人员勤看、家有重大变化必访、邻有矛盾纠纷必调、村有紧要事务必到”8项工作职责。
三、在“用”上下功夫,提高身份认同一是统一配备标识,即配套“五个一”:一张聘书、一身红马甲、一个工作证、一本记录本、一个工作包,增强身份认同感。二是建立议事会制度,胡同长可自主灵活召开议事会,不拘时间,同时固定“夜话周二”例会制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三是推行网格员责任帮带制,由网格员带领,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四、在“数”上下功夫,增强治理效能一是搭建“胡同微治理平台”,以胡同为单位建立小微信群,胡同长担任群主。二是创建全域数据平台,将全村1060人、2600亩地、12个生产经营单位、450个房屋建设与3D模型匹配,形成基础数据库。三是配备数字化基础设施,增设液晶屏幕、小微网络监控,安装智能小喇叭,以数字化精细化管理赋能村级治理。
五、在“积”上下功夫,激发服务活力1.成立积分兑换站。在村庄便民服务站成立“积分超市兑换站”,将肥皂、笤帚等生活日用品和米、面油等家庭生活必需品搬到积分兑换站。
2.明确三类积分细则。明确“胡同长积分、志愿者积分、家庭美德积分”三类积分细则,胡同长根据8项职责完成情况获取积分,鼓励全村热心群众参与村庄6大类志愿服务活动,按照“九奖九惩”原则以户为单位对家庭进行美德积分。
3.定期公示兑换。设立胡同长、家庭积分公开专栏,由专人管理,每月一公示,将每月6日至10日定为积分兑换日,由网格员负责胡同长积分兑换,胡同长负责志愿者、家庭户积分兑换,真正让有德之人有所得,实现多元参与村庄共治。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