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国家矿山安监局贵州局:强化七项措施根治安全顽疾

本报讯 通讯员黄忠勇 周璟 记者张安妮报道 日前,国家矿山安监局贵州局监察执法一处负责人率领处室监察员,按照“四不两直”要求,赴盘州市红果镇上纸厂煤矿开展突击夜查。检查组发现,上纸厂煤矿存在111502采煤工作面运输巷T3甲烷传感器采用避孕套包裹、1112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未按规定设置反向风门2条重大隐患。检查组还发现上纸厂煤矿未按规定配备专职技术人员、未使用临时支护等22条违法违规行为。

针对查实的重大隐患,检查组责令上纸厂煤矿停产整顿10天,对该矿处300余万元罚款、对矿长处20余万元罚款。

针对近期发现的多起煤矿企业遮挡、移动甲烷传感器的重大隐患,贵州局表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并全部移送司法机关进行立案调查,绝不手软。

“虽然采取了严厉措施,但实际检查中类似案件仍时有发生。这反映出贵州省煤矿企业在安全投入、技术人员配备、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有关专家表示。

贵州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瓦斯灾害突出。一些煤矿企业在治理瓦斯上资金投入不足,有的技术人员配备不足、流动性大,未能选优配强技术人员,瓦斯治理效果不理想。部分企业缺乏敬畏之心,一些企业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受利益驱动,对遮挡、移动甲烷传感器的违法行为存在侥幸心理。

针对以上实际情况,贵州局表示,将结合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强化落实七项措施。

一是督促煤矿企业落实瓦斯治理十条,在重点地点安设高清摄像头,有效防范擅自移动传感器行为,实现由“人防”向“技防+人防”转变。

二是加强普法教育。通过普法半小时、公开裁定、警示教育等方式,高悬法律利剑,形成震慑。

三是强化示范引领。通过开展“抓两头、带中间”行动,选树一批基础条件好、带动作用强的煤矿或某一工程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推动示范,加快新技术新工艺融合推广应用。梳理一批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管理差、灾害治理不到位的煤矿,加强执法检查,推动煤矿企业加强安全投入管理,达到基本安全生产条件。同时以执法检查和技术帮扶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中间煤矿对照先进和落后矿井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推进安全管理上台阶。

四是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结合。积极引导地方政府采取聘请专家、购买服务方式,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支撑。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服务机构与矿山企业进行技术服务合作。

五是推动企业深入开展瓦斯治理。通过矿山安全生产综合整治、瓦斯治理专项整治等,全面提升瓦斯治理能力水平。

六是加大督政力度。立足国家监察职责定位,持续强化对地方政府的督导监察,以“查企验政”的方式检验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职情况,督促地方监管部门提高执法效能。

七是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紧盯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严重煤矿,紧盯采掘接续紧张、瓦斯频繁高值超限、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齐或变更频繁的企业,采取突击检查、远程监察等方式,重点查处采掘作业弄虚作假、隐患整改弄虚作假、复工复产弄虚作假行为,继续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用好举报奖励、行刑衔接等组合拳,严肃查处非法违法行为。

扫码在手机端打开页面
版权声明: 转载本网站原创作品,需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得擅自修改标题。若违反本声明,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编辑:崔维维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