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大国,煤炭地质勘查是保障煤及煤系共伴生资源安全高效开采的重要手段。“十四五”期间,煤炭地勘行业发展面临深化改革、产业转型、能力提升等诸多方面全新考验,生态文明建设为煤炭地勘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方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其置于国家发展的全局战略考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已深入人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中指明“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勘查和绿色开采”。在此背景下,安全、高效、精准开展矿山绿色勘查、开采煤炭资源、减少降低开采损害、及时进行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稳定的重要保障。
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煤炭资源调查评价,深化煤炭资源绿色勘查,积极推进矿山生态修复,进一步提升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促进煤炭地质勘查与生态修复领域相关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的成果交流,值《煤炭科学技术》创刊50周年之际,《煤炭科学技术》特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级首席专家王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担任专题主编,拟于2023年第10期策划出版“煤炭地质勘查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专题,集中报道煤炭地质勘查与生态修复先进成果。
专题主编
王佟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王佟,男,1959年5月17日出生,甘肃省会宁县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从事煤炭地质、生态地质专业技术工作,煤炭资源与地质勘查领域专家,2012年6月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级首席专家,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和“孙越崎能源大奖”。2022年当选中国地质学会首批会士。
研究方向:40多年来一直从事煤炭与煤系气地质、煤炭生态地质野外一线勘查工程与理论技术研究工作。研究揭示了中东部地区复杂地质构造对煤炭资源的控制机理,建立了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煤与煤系资源和生态环境协同勘查的关键技术,煤炭生态地质勘查理论架构与“空天地时”一体的勘查技术体系。主持祁连山国家生态屏障煤矿区“急、难、险”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技术工作,攻克了世界性高原高寒矿区稀缺煤炭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难题。推动我国煤炭地质勘查理论从“煤炭资源勘查”到“煤与煤系多资源协同勘查”到“煤炭生态地质勘查”的新发展。
主要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3项、二等奖5项。第一完成人专利授权15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5篇,第一作者专著5部。
一
征稿方向(包括但不局限于)
1)高效精准绿色地质勘查关键技术
2)煤系资源勘查与利用技术
3)煤矿环境灾害调查和监测技术
4)矿山地质环境损害机理及防治技术
5)煤炭生态地质勘查与矿山生态修复技术
6)采空塌陷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7)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8)其他煤炭地质勘查与生态修复相关技术
二
论文写作要求
1)来稿要求选题新颖,观点鲜明,资料翔实、准确、说服力强,为原创、未公开发表的作品,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交流价值,或反映所研究领域的先进水平及发展趋势,或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研究进展与实施情况。
2)论文字数不少于6000字。论文格式模板可在《煤炭科学技术》杂志官网(http://www.mtkxjs.com.cn)下载专区下载。
3)请在文中附作者简介、手机号、邮箱等。
三
征文截稿日期及评审要求
1)为保持本刊的学术水平,将邀请行业其他专家,按照《煤炭科学技术》审稿流程对所有论文进行匿名评审,通过审稿(初审、外审、终审)的论文方可发表。
2)由于专家审稿及编辑加工稿件时间约3个月,为保证2023年第10期按时出版,请您于2023年6月30日前,登录《煤炭科学技术》投稿系统http://www.mtkxjs.com.cn在线投稿,请务必注意在导航式投稿稿件基本信息填写学科一栏选择“煤炭地质勘查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专题。
四
版面费支付
为维持编辑部的正常运行,须正常支付版面费,特殊情况可减免。
五
联系方式
《煤炭科学技术》编辑部
周子博 18811563259 E-mail:mtkxjszhouzibo@163.com
黄小雨 010-87986433 E-mail:huangxiaoyu@chinacs.org.cn
附件:《煤炭科学技术》征稿须知
↓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附件 ↓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