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我市举办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

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当天上午,由市减灾委、旌阳区减灾委主办的德阳市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在市区举行。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市、区两级应急、宣传、教育、自然资源、水利、消防、科协、红十字会等29家单位参加了此次集中宣传活动。各部门工作人员现场发放防灾减灾宣传资料,开展咨询服务,向群众讲解地震、山洪、泥石流、森林火灾等灾害防范应对知识。消防、应急等部门现场展示破拆、切割、搜救、无人机等抢险救援装备,介绍这些装备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现场还利用广场LED大屏、科普大篷车,滚动播放《山洪来了怎么办》《防灾减灾你我他》等防灾减灾微视频、短片,以直观易懂的方式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升群众紧急避险自救能力。“‘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15年,我们时刻铭记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今天举办这场集中宣传活动,就是想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在全市营造防灾减灾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受益的浓厚氛围。”市减灾委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道。

“心肺复苏急救时要注意,急救员应跪在患者肩旁,找准按摩位置后,以每分钟80至100次的速率,施行15次的胸外按摩……”来自红十字会的急救医生一边讲解一边演示,“手把手”教会围观群众如何进行心肺复苏急救。“这个急救培训非常有用。”42岁的张大姐现场体验后感受颇多:“以前遇到过有人昏倒,自己很焦急但却不知道如何帮助,后来自学了一些急救技能但不是很标准,今天急救医生现场教,让我纠正了之前的动作,今后在关键时刻一定会派上大用场。”

据了解,今年5月6日至12日是防灾减灾宣传周,各地各部门采取“线上+线下”“分散+集中”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截至目前,已举办科普大讲堂30余场,开展“五进”活动18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5万余份,发送公益短信300余万条,利用“应急视听”、公交车载电视、人行天桥LED屏等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微视频20余万条次。(记者 邱洁)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