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这个麦子看到就喜欢!”“那是,估计亩产500公斤以上跑不脱!”5月13日一大早,广汉市连山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候着开镰收割的农户和农机手们早早地聚集在田边,望着眼前一眼看不到边际的金黄麦穗,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掩饰不住的笑容。
“点火!”上午9时许,随着一声口令,10余台联合收割机一起发出巨大的轰鸣声。缓缓启动的农机随即在金色的麦浪中来回穿梭,机器过后留下一排排整齐的麦花,切割、剥壳、脱粒等一道道工序,在农机驾驶员的操作下一气呵成。
湛蓝的天空、金黄的麦浪、红白相间的农机、各种装扮的人们……田地间宛如铺开了一幅美丽的“丰”景图画。
当天收割的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的100多亩麦田。惠民农机合作社负责人杨萍带着6台联合收割机,加入了收割的行列,“机械收割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田间地头的抛洒浪费也减少了。”
除了农机手们,收割现场还有一群人忙碌着,他们就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技专家、也是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的成员。他们将在现场对“稻茬小麦播种施肥喷药一体化立苗技术”广汉核心示范区进行实产验收。
“这种技术把播种、施肥、封闭除草等工序集成于一个机器上,农民一次作业就完成以前需要进行六七次的工序,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费用。”小麦专家汤永禄说,“亩产达到五六百公斤,除掉各种费用,一亩小麦能有六七百元的收入,种上500多亩,就能有二三十万元的收益。”
当天,专家们的现场实地测产证明了“稻茬小麦播种施肥喷药一体化立苗技术”的优势。对16.01亩测产田实产验收,平均亩产601.3公斤。这是去年这片示范区创下百亩单产600.2公斤的西南地区高产纪录之后,单产再次突破600公斤。
据广汉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士介绍,作为天府平原粮食生产主要区域,广汉市今年的小麦种植面积继续稳定,保持了前几年的水平,品种以川麦104、绵麦902、绵麦312等为主,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覆盖率达100%。(记者 张嵘 文潇)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