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实现制度创新和产业发展“双提升”

  ■ 记者 王建喜 战旗 报道 自贸区供图

  记者从4月28日举行的“天津自贸试验区创新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主题新闻发布会(以下简称“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环节了解到,平行进口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天津自贸试验区的创新发展亮点,同时,在金融支持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建设方面也形成了特色。下一步,天津自贸区管委会及相关参与部门,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全力实现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和产业发展“双提升”。

  平行进口汽车成为特色名片

  2015年10月天津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工作启动以来,作为自贸试验区政策制度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产业集聚度明显提升。目前,我市共有试点企业50家,累计进口平行车60万辆,总金额达2000多亿元。其中,2022年进口3.5万辆,规模占全国的70%以上。关联行业就业人数超过5万人,产业规模超千亿元,已成为天津自贸试验区政策制度创新的一张特色名片。

  天津市商务局局长、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孙剑楠介绍,天津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主要缘于采取了三大措施:一是完善政策保障体系。通过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机制,搭建监管服务平台,实现管理与服务的规范化、便利化,该模式被商务部作为天津创新成果在全国推广。二是深化创新贸易体系。将于家堡论坛打造成为平行车行业最权威的发展论坛。积极推动发展改装出口、转口贸易、保税仓储展示交易等新型贸易业态。目前,国内最大的平行车综合体——东疆丰驰汽车保税展示中心已投入运营。三是打造高质量服务体系。进口汽车检测实验室已达到6家,居全国第一;国内首家平行车售前检测中心已落户保税区;发布《平行车三包服务规范》行业标准,全国首个平行车三包“共保体”服务平台已上线运行,售后“三包”服务质量大幅提升。

  为了巩固和提升产业优势,未来将持续提升服务便利化水平,印发《天津自贸试验区平行进口汽车试点管理办法》,进一步实现产业诚信、健康、有序发展;持续优化结构,做好试点企业考核、备选,培育更多经营规模大、服务保障好的平行车企业,促进更多产业链企业融合集聚发展。此外,积极探索平行车保税展示交易新模式,拓展和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打造消费新场景,发展平行车网络直播销售模式,举办平行车安心嗨购节及专业论坛,不断擦亮天津自贸试验区平行车产业名片。

  金融支持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建设形成三大亮点

  天津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非常重视通过金融改革创新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积极争取一系列支持租赁产业发展的先行先试政策,为建设高水平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政策支撑。

  近年来,在金融支持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建设方面形成三大亮点:一是支持离岸租赁业务稳健快速发展。2022年,辖内租赁企业购买离岸租赁标的物付汇33.4亿美元,租金收入4.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倍和69.1%。2023年一季度,该项业务继续保持增长,购买离岸租赁标的物付汇和租金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倍和35.4%。目前,累计完成138艘船舶和9架飞机的离岸租赁业务。为支持离岸融资租赁业务开展,支持境内融资租赁公司在不设立境外项目公司的情况下顺利回收境外租金,降低了运营成本。目前,全市共办理飞机、船舶离岸融资租赁对外债权登记业务132笔,涉及资金24.5亿美元。二是支持在租赁业务中扩大跨境人民币应用。积极推动以跨境人民币政策赋能租赁产业发展,探索跨境人民币闭环结算租赁模式,2021年5月指导银行为某航运租赁公司办理2亿元的融资租赁业务,全业务流程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避免了资金汇兑,节约了财务成本。2022年3月,指导银行为某融资租赁公司成功搭建20亿元额度的自贸版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极大地便利了境内外成员企业间资金余缺调剂和归集。三是租赁企业应用FT账户实现跨境投融资。支持租赁企业充分利用FT账户跨境投融资汇兑优势,目前已有105家租赁企业开立FT账户,收支量近1000亿元。针对租赁企业跨国经营业务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指导银行搭建首个租赁企业的FT全功能型资金池,满足了跨国集团内SPV公司采购、出租、养护、维修等交叉式租赁业务“全生命周期”的跨境资金调剂需求。

  “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将持续加大对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指导,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天津市分局副局长李云山表示。

  深入推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的重大部署。滨海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赵前苗表示,天津自贸试验区将深化自贸试验区系统性集成性制度创新,全力打造创新示范引领高地。

  赵前苗表示,天津自贸试验区将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强化“添秤”“交账”意识,自觉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放在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和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对标国际一流、国内先进,持续深化首创性、集成性、差别化改革,加快释放制度创新红利,着力提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嵌入度、贡献度,推动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扎实落地。同时,加强首创性制度创新。对标自由贸易港标准和规则,稳步扩大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系统构建“五个自由、一个安全有序流动”创新体系。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在生物医药、租赁保理、汽车贸易等重点产业开展压力测试,推出一批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和实践案例,加快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加强国际经贸规则对标实施,对标CPTPP,在扩大外商投资准入、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加快构建相适配的政策体系。深化RCEP应用,加快RCEP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税率统筹、口岸货物先放后验等便利化服务措施。推动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加快建立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信息共享、创新共推、模式共建”的制度创新合作机制,在联合开展重大制度创新试验、创新成果共享共用等方面开展试点,促进金融、科技、贸易等领域深度融合。此外,强化全方位产业赋能。坚持把制度创新作为培育新业态、新模式的动力支撑,巩固拓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平行进口汽车在全国的领先优势。大力发展融资租赁,大力发展汽车、电力设备、轨道交通等租赁业务,探索开展新能源电池、无形资产等租赁业务,打造飞机租赁、船舶海工租赁、离岸租赁三个世界级租赁中心。加快建设北方“商业保理之都”,支持开展跨境保理、国际保理等业务。推动开展机电装备、医疗设备等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业务,拓展保税租赁、保税分拨和保税再制造等创新业态。提升跨境电商能级,加快推动“境外海外仓+境内集货仓”模式落地,推进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建设。推动离岸贸易提质增效,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贸企业纳入“跨境贸易业态自律机制企业名单”。放宽前沿产业业态市场准入,推进生物医药扩点扩面,扩大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制度实施范围,推进临床急需进口药械绿色通道建设,全面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能级,着力打造产业创新高地。

  作为天津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主要参与部门之一,2023年,天津海关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矩阵。天津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刘辉表示,天津海关将继续联合自贸区管委会开展“党建引领共同创新”活动,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深化自贸创新的强大动力,全力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落地见效,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同时,加强协同创新,进一步完善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联合创新机制。实施海关“自贸创新协商计划”,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大胆为国家试制度,聚焦以产业链为单元的集成创新,主动服务,精准确定创新项目,实现自贸创新从“单点突破”到“集成创新”的转型,助力天津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此外,调研赋能产业发展,积极围绕天津“十项行动”,开展“同题共答提效能、助企纾困促发展”大调研活动,实施自贸创新制度全生命周期管理,不断迭代创新,形成一批含金量高、应用面广的重大引领性创新成果,实现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和产业发展“双提升”。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