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

近日,记者从甘肃省工信厅了解到,第一季度,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排名全国第6,位次比去年同期前进7位;工业固投增长41%,制造业投资增长58%,远高于12%的年度目标;新建成5G基站3716个,大型工业企业5G渗透率达到26.92%,培育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4个,圆满完成第一季度目标任务。

第一季度增速较预计提高1.8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甘肃工信系统按照全省经济运行调度会议安排部署,结合“三抓三促”行动和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大抓工业、大干工业、大兴工业,跳起摸高、锚定目标促增长,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促进全省工业经济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一是强化调度压茬落实力促“开门红”。第一季度,省政府分管领导多次主持召开全省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会,认真贯彻全省经济运行调度会精神,紧盯工业生产抓调度、紧盯产业发展抓调度、紧盯数字赋能抓调度,压茬推进各项任务落实。省工信厅分解各市州增速目标,重点调度白银、兰州等稳增长压力较大市州,研究保目标措施,确保当月企稳回升。锚定35.5亿元的产值挖潜任务,坚持周调度,逐户对接,月底足额完成。推动新建项目投产,加强对1—3月投产的16个项目生产要素保障,实现当月投产当月贡献,支撑第一季度增速较预计提高1.8个百分点。

二是落实包抓联优化涉企服务。推进干部包抓联工作走深走实,坚持“六必访”“白名单”制度,持续发挥综合协调机制作用,帮助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截至3月底,全省工信系统梳理问题858件,协调解决问题772件。持续推动省级领导干部包抓联工作落实,组织召开省级领导干部包抓联工作专班联络员会议,以上率下建立包抓联常态化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省级国家机关和市州干部包抓联企业工作,明确各级各单位包抓联工作职责,靠实各级各单位包抓联工作责任,确保所有企业全覆盖、所有干部全覆盖。

三是建章立制不断提升效能。把建立工业管理体系作为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突出制度建设和表率作用,统筹强调度和促发展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建立健全了监测调度机制、压茬落实机制和优化服务企业机制,确保各项任务目标按期推进。  

四是紧盯项目促进工业投资。强化分类管理,促进项目集聚、要素集约、产业集群发展,以新开工项目促进固定资产投资,以新投产项目促进发展提速,确保工业项目早建成、早投产。

五是梯度培育积蓄工业动能。主动加压、跳起摸高,按照全年规上企业增长600户、专精特新企业增长200户的目标,强化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设,玉门优顺化工、玉门良栋选煤、甘肃西部鑫宇化学、敦煌金硕矿业、张掖交投能源开发、甘肃酒钢宏兴宏翔能源等6户新建企业当月入规,新增工业总产值3亿元。

六是多措并举推动招商引资。围绕“四强”行动、“五量”文章做计划、谋项目、跑客商,不断增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和后劲。。

七是统筹协调强化要素保障。坚持电煤库存日调度机制,全省电厂存煤422.4万吨,同比增加49.4万吨。强化电力运行调度,制定电力稳增长保供应工作方案,推进修订《甘肃省供用电条例》和《甘肃省电网建设和设施保护条例》。

确保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记者了解到,甘肃省工信系统下一步将力争4月份工业增长8%以上,确保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压实主体责任,稳住增长基本盘。甘肃省工信厅对标“双过半”目标任务分解各市州4月份增长目标,持续督促各市州特别是8个主要工业市州和56个工业主导县层层传导压力,大力推动招商引资,加快项目落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持续做优做强传统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充分挖掘工业增长空间,进一步夯实工业稳增长基础。调度50户重点企业4月排产计划,确保40户增长企业按期完成、稳产增产,督促10户下降企业着力挖潜,弥补下拉影响。

狠抓项目建设,梯度培育增量。甘肃省工信厅一方面,聚焦规上企业在建项目,对标投产日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按期形成实物量,确保临洮铝业300KA电解槽低耗高效关键节能技术工业试验及推广应用项目等12个重点项目4月份投产,完成投资14.2亿元,全年新增产值17.9亿元,第二季度新增产值5亿元以上。另一方面,紧盯新建入规企业进度,指导企业提前准备入规手续,第二季度力争培育新入规企业22户,确保金源矿业120万吨洗煤厂、酒泉志和新材料等3户企业4月份入库纳统,新增产值1.5亿元以上。

紧盯“三化”改造,加快转型升级。扎实推动实施300项“三化”改造项目,年内完成总投资213亿元,实现传统产业“存量焕新”,在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基础上延链补链培育新兴产业,形成引领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高端化方面,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优化产品结构,形成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方面,加快搭建全省“产业大脑”,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据通道,大力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年内新建成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15个、大型工业企业5G渗透率达到30%,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绿色化方面,有序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重点行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2023年要培育创建省级绿色制造体系载体30个以上,为壮大新动能腾挪出要素空间。

保障生产要素,优化营商环境。着力优化要素环境,牵住稳增长“牛鼻子”,全力做好电力、煤炭、天然气等生产要素保障,支撑基础工业产品、关键性材料、重要生活物资等企业连续稳定生产。推动《甘肃省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甘肃省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新出台政策措施落实,密切关注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强化惠企政策宣传落实力度,在服务企业上取得新突破。

开展专题调研,切实解决问题。据悉,省工信厅制定了相应实施方案和2023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专题调研方案,列出14个系列专题调研任务,通过深入调研全面了解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各行业、各领域发展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掌握重点产业链发展、项目建设、政策落实、发展前景等情况,谋划当前和今后加强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重点。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