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新冠关注再起,复苏进入验证关键期

   投资要点

  本周观点:

  新冠关注再起,复苏主线进入数据验证关键期。本周沪深300下跌1.45%,医药生物行业下跌4.16%,处于31个一级子行业第26位,子板块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化学制药、中药均下跌,跌幅分别为7.98%、4.40%、3.89%、3.62%、3.20%、1.84%。美国限制对华关键领域投资、第二轮新冠感染高峰可能到来等预期引发市场悲观情绪,医药回调较多,尤其前期涨幅较好的医疗服务、生物制品等回调明显,但Q1业绩超预期个股、新冠概念股等涨幅明显,如莎普爱思(本周五涨跌幅+10.03%,下同)、华润双鹤(+10.00%)、众生药业(+6.78%)、舒泰神(+6.74%),部分新冠疫苗相关个股周五也有所表现。进入到4月末,随着一季度经济数据和一季报密集披露,市场更为关注Q2的基本面展望与市场演绎,复苏的数据验证尤为关键,我们认为复苏趋势较为确定,Q2在低基数与复苏趋势下,企业经营预计会取得更好增速,建议重点关注环同比大幅改善相关公司。

  我们持续强调:进入4月,可以对医药板块更为乐观。一方面医药调整回到12月的底部区间,行情分化已经演绎到较为极致的局面。其次进入业绩期,医药板块作为业绩持续稳健的行业,关注度有望提升。我们看好:1)医药板块的修复:重点看好困境反转、业绩催化。2023年我们整体看好困境反转类的公司,且具备未来2-3年的持续成长性,主要包括中药、创新药、仿制药、部分器械等。同时积极把握Q1业绩有望亮眼的个股。2)强势板块的持续:主要集中在中药、AI两个方向。我们认为中药是医药Q1业绩最好的板块之一,在业绩期有望进一步催化板块上涨。而AI作为目前市场重要的主线方向,可能持续催化医药中与AI相关的板块与个股。

  新冠新变异株引起重视,关注疫情走向。截至4月18日,全球至少有33个国家或地区报告了XBB.1.16变异株3647条(例),主要来自印度(63.4%)、美国(10.9%)和新加坡(6.9%)。3月以来印度报告的序列中XBB.1.16占比增长迅速,目前已成为印度主要流行株。美国目前流行的变异株中仍以XBB.1.5为主,但XBB.1.16和XBB.1.9.1近期占比均上升。由于亚洲部分国家流行XBB.1.16,我国近期输入病例中XBB.1.16的占比增加。我国本土病例中XBB.1.16仍维持极低水平,未形成传播优势。印度和部分国际媒体报道,XBB.1.16可引起儿童眼睛发痒、发红(结膜炎),出现“粘眼”,非脓液。随着第二轮新冠感染高峰可能到来的预期不断加强,建议从检测、预防、治疗等角度切入布局新冠产业链机会,新冠检测如九安医疗、安旭生物、热景生物、东方生物、硕世生物等,新冠疫苗如石药集团、神州细胞、康希诺、万泰生物、丽珠集团、三叶草生物、沃森生物等,新冠药物及对症药如复星医药、君实生物、先声药业、开拓药业、云顶新耀及莎普爱思、华润双鹤等。

  重点推荐个股表现:4月重点推荐:药明康德、爱尔眼科、同仁堂、华润三九、康龙化成、海吉亚医疗、健友股份、普洛药业、百克生物、迪安诊断、仙琚制药、九强生物、联邦制药、奥翔药业、百诚医药、诺泰生物。本月平均上涨2.17%,跑赢医药行业3.15%;本周平均下跌2.80%,跑输医药行业3.57%。

  一周市场动态:对2023年初到目前的医药板块进行分析,医药板块收益率0.87%,同期沪深300收益率4.16%,医药板块跑输沪深300收益率3.28%。本周沪深300下跌1.45%,医药生物行业下跌4.16%,处于31个一级子行业第26位,子板块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化学制药、中药均下跌,跌幅分别为7.98%、4.40%、3.89%、3.62%、3.20%、1.84%。以2023年盈利预测估值来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4.6倍PE,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市盈率大约为16.3倍PE,医药板块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50.5%。以TTM估值法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5.0倍PE,低于历史平均水平(36.3倍PE),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27%。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