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及欧莱雅中国共同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于晓、车静、毛方圆、吉兴香、刘娟等20人,及星载高精度时频技术团队等5个团队分别获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团队奖。此外,面对涌现的卓越年轻科研人才,今年“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扩大表彰规模,共有于彤等10人获奖。
全国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晓薇,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束为,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崔莹,欧莱雅北亚及中国首席企业事务与公众联动官兰珍珍等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获奖女科学家颁奖。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束为主持颁奖典礼。
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个人奖
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于2004年由四方合作伙伴共同发起。目前,全国科技工作者中女性占比约45.8%,成为名副其实的“半边天”,但女性在科研领域高端缺位、青年人才中断等问题依然亟待解决。
作为中国唯一科学领域聚焦女科学家的权威奖项,奖项在十八届以来表彰规模、评选维度和覆盖梯队等方面持续升级,让更多身处不同科研领域、阶段、模式的卓越女性科研工作者被看见、被表彰,也让更多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被她们激励和鼓舞。响应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本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将表彰规模由5人增至10人,进一步助力后备科研力量的培养。
从“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到“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再到“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完善的奖项体系陪伴一代代中国女性在科研领域扬帆起航、摘星折桂。比如“在微观纳米尺度上巧夺天工,为宏观信息社会发展注入强大‘芯’动力”的本土培养的顶尖芯片青年科学家黄芊芊,师从第十一届奖项的获得者黄如院士,曾于2017年入选“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并在今年成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除了全力支持“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欧莱雅中国还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下,于“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设立“科技女生奖”,希望助力科研传承如同不灭薪火,为更多科研领域的“她”照亮无限机遇,也如同一条不息河流,为中国和全球科研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截止第十八届,共有184位女性和15个团队获得此项殊荣,其中已有10位跻身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更有7位荣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本届获奖的个人及团队科学家们也在各自领域熠熠生辉——她们抢滩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攻坚克难,像以贺玉玲为首的星载高精度时频技术团队,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星载原子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坚持“科技为民”,在生命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信息工程、海洋工程等方面屡创佳绩,比如以“提升针灸在国际传统医学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己任的中医药专项首席科学家赵凌,为回应国际学术争议,促进慢性疼痛临床诊疗水平的提升贡献中国智慧。
坚信“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欧莱雅除了支持奖项在中国的发展,还充分利用“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国际平台,积极推动中国女科学家闪耀世界舞台。欧莱雅中国通过支持举办世界顶尖科学家“她”论坛、促成国内外顶尖女科学家交流互动,建立全球女科学家社区、提供领导力赋能等专业培训,全力助推“中国智慧”走向世界,为全球科研领域的开放创新和交流贡献力量。
欧莱雅北亚及中国首席企业事务与公众联动官兰珍珍表示:“很高兴看到该奖项在四方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迎来了第十八届这一里程碑。18岁对于一个人来说有着不负青春韶华、砥砺前行的重要意义,一如步入第十八届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十余年来,奖项与时俱进,不断升级并完善评奖体系,见证生生不息的‘她’力量勇攀科学高峰,闪耀‘中国智慧’,同时女科学家们鲜活且多元的美,也鼓舞着更多人创造并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为‘她’力量奏响向阳而生的最美赞歌!欧莱雅始终希望能成为中国女性追求美好生活背后的一双手,携手各方,通过美赋能女性,与更多WǑMEN相‘手’相成。”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