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罗泉豆腐制作的美食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艺 摄
资中叶脉画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艺 摄
4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207项)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27项)。资中县的叶脉画入选传统美术项目,罗泉豆腐制作技艺入选传统技艺项目。
从市级非遗上升到省级非遗,资中的罗泉豆腐和叶脉画有何独到之处?
罗泉豆腐是资中县罗泉镇著名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罗泉豆腐用优质山泉水和黄豆一起经石磨磨制,并采用传统工艺用卤水点制而成,具有细、白、嫩、绵的特点。罗泉豆腐加上辅料可烹调出麻、辣、烫的豆腐佳肴,比如口袋豆腐、鲶鱼豆腐、豆腐包子,罗泉人还将豆腐制成风味独特、便于携带的豆腐干和豆腐乳等特产,深受喜爱,早在明清年代就已成为巴蜀一绝。
叶脉画起源于东汉时期的贝叶经、贝叶佛像画,是用菩提树的树叶制作成叶脉来画佛像的一种特有东方绘画艺术。采摘菩提叶或野生阔叶,经过腐蚀、干燥、漂洗等传统工艺处理,制作成叶脉,用传统绘画技术,手工勾线起稿、上色、描金,历经三十多道工序,绘制而成。它具有防虫、防霉、防变形、经久不变色等特点,可保存上千年,是一种收藏价值极高的艺术精品。2007年,资中的叶脉画入选内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艺)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