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府办发〔2023〕1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内江新区、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
《内江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内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4月7日
内江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市人民健身意识不断增强,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3.7%,健康内江和体育强市建设迈出新步伐。但体育基础设施薄弱、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全民健身活动参与人群不均衡、覆盖面不够广等问题仍然存在。为促进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身和健康需求,根据《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四川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健康内江和体育强市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做出积极贡献。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场地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健身组织活力进一步彰显,健身赛事活动全域化推进,科学健身服务常态化开展。人民群众的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19人,招募群众体育引领员5万人,国民体质达标率91.5%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平方米。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
1.制定《内江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行动计划》。推动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加强群众身边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供给,夯实全民健身发展基础。
2.实施居住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提升行动。根据人口规模、居住区和社区建设情况,完善便捷多元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满足群众基本健身需求。新建居住区和社区严格按照“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标准配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不得挪用或侵占。
3.出台《内江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指导意见》。加强城市绿道、健身步道、自行车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健身公园、社区文体广场以及足球场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探索全民健身设施与住宅、商业、文化、娱乐等建设项目综合开发和改造相结合,合理利用城市空置场所、地下空间、公园绿地、建筑屋顶、权属单位物业附属空间。鼓励社会力量建设中、小型体育场所,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紧密结合乡村振兴、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建设乡村健身休闲设施,发展休闲体育产业。
到2025年,力争完善市本级“五个一”工程,即:1个公共体育场、1个公共体育馆、1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公共游泳馆、新建或改扩建1个10万平方米以上规模并符合国家建设标准类型的体育公园。各县(市、区)完善“3+X”工程,即:1个公共体育场、1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体育公园;并选建公共体育馆、游泳馆、健身广场、健身步道、滑冰馆、轮滑场等。每个镇(街道)至少建有1个镇(街道)健身中心或多功能运动场。每个村(社区)建有1个多功能运动场。健身中心或多功能运动场内应积极推广配建智能型健身运动器材。到2025年,统筹建设体育公园、健身步道、镇健身中心、社区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等各类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项目100个以上。推动各级加大投入,着力完善市、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全民健身设施体系,实现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4.实施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增效行动。不断完善财政补助政策,做到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服务的公共体育场馆“应开尽开”。优化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绩效管理方式,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的评估督导,加大场馆向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开放工作的绩效考核力度,不断提升场馆使用效益。探索内江和重庆市毗邻地区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共建共享。改造完善场馆硬件设施,做好场馆应急避难(险)功能转换预案。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
(二)实施赛事活动全域化工程。
5.构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定期举办市运动会、社区运动会、老年人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市直机关职工运动会、企业职工运动会、农民工运动会等综合性运动会。打造好龙舟节、半程马拉松赛、公益健身社区行、“周末快乐体育”等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持续组织开展“百城千乡万村·社区”系列赛事、迎新登高、“全民健身日”等省级联动活动。加大冰雪运动推广力度,引导群众参与冰雪运动。大力发展“三大球”运动,积极参加国家、省级的“三大球”城市联赛,推动县域足球推广普及。鼓励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协会等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逐步构建五级联动、全民参与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供给体系,每年组织县(市、区)级以上群众体育赛事活动300场以上。
6.培育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支持各县(市、区)、各行业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间体育资源等,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逐渐形成“一县一品”“一地一品”“一地多品”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新格局。推进川渝两地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联动开展,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到2025年争取和重庆市有关县区联合打造1个在全国或区域有影响力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
7.促进重点人群健身活动。全面推进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推进青少年体育“健康包”工程,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青少年科学健身指导,不断完善预防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问题的运动干预体系。完善公共健身设施布局和配置,提高健身设施适老化、适小化程度,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赛事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合老年人的健身指导。支持举办各类残疾人体育赛事,开展残疾人康复健身活动。在职工中大力推广工间操、广播体操。推广适合农民、妇女等人群的体育赛事活动。
(三)实施健身组织全覆盖工程。
8.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鼓励县(市、区)体育总会向镇(街道)、村(社区)延伸下沉,实现镇(街道)、村(社区)体育协会全覆盖,大力发展社区体育俱乐部,构建覆盖城乡、富有活力、就近就便的全民健身社会体育组织网络。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依托公共体育场馆资源,对队伍稳定、组织活跃、专业素养高的全民健身社会组织,结合实际给予场地支持;鼓励体育社会组织承办各级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开展健身技能培训等服务,激发体育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运动项目推广普及作为单项体育协会的主要评价指标。
9.壮大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结合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四川品牌的建设,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众体育引领员队伍建设,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富有活力的群众体育志愿服务体系。到2025年较“十三五”期间新增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0.5万名以上,建设5万名群众体育引领员队伍。深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激励机制,扩大队伍规模,开展线上线下志愿服务,提高指导服务率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
(四)实施科学健身服务普及工程。
10.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开展科学健身“云指导”。每年转发省级科学健身宣传小视频及图文信息50期以上,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带动各级全民健身科学知识推广普及。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乡村、学校等组织开展“科学健身大讲堂”。组织各项目科学健身技能培训,依托各体育单项协会,结合项目特点开展公益性培训,推广普及本项目的科学健身技能和方法,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将科学健身知识推广普及融入赛事活动举办中,广泛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类媒体大力宣传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拓展科学健身知识宣传推广渠道。普及全民健身文化,加大公益广告创作和投放力度,大力弘扬体育精神,讲好群众健身故事。
11.推进运动促进健康干预行动。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推动国民体质监测服务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常态化开展,定期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每年组织人员参加省体育局和省卫生健康委举办的全科医生、社区医生的“运动促进健康”技术培训班,探索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中设立科学健身门诊,推动运动促进健康、运动伤病防治、体质健康干预等服务逐步开展。推广简便易行、科学有效的居家锻炼健身方法,不断丰富科学健身方法的选择。推广太极拳等武术项目、八段锦等优秀健身气功功法,发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健身养生和促进健康功效。
(五)实施全民健身智慧化提升工程。
12.围绕提升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水平,推动现有的公共体育场馆实施信息化改造。提供场馆流量监测、场馆预定、赛事活动信息发布等便民服务功能。新建(改扩建)的公共体育场馆,同步实施场馆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场馆开放使用效益,鼓励加大智能健身设施建设。到2025年,公共体育场馆信息化升级改造实现全覆盖。
13.建立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依托省体科所,建设市、县(市、区)两级含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健身群众组织、赛事活动、健身指导等信息于一体的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健身设施查询、健身场地预定、体育培训报名、科学健身指导、线上赛事活动等服务,推进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体育设施运营的应用,逐步形成信息发布及时、服务获取便捷、信息反馈高效的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一张网”。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各县(市、区)应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本级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互补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全民健身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人才在推动全民健身中的先导作用。加强健身指导、组织管理、科技研发、宣传推广、志愿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供给。建立多元化培养渠道,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稳步推进基层体育管理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众体育引领员、志愿者队伍培训,健全培训上岗制度,完善全民健身人才培养体系和科学评价机制。
(三)加快推动融合发展。深化体教融合,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使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培养终身运动锻炼习惯。整合、健全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加大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加大各级各类体校与中小学、高校共建运动队的建设力度,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规范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建设,鼓励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推动体卫融合,探索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模式,分级推进体卫融合服务机构开展工作并向基层覆盖延伸,推广常见慢性病、运动风险、运动伤病的运动干预项目和方法。促进体旅融合,依托穹窿地貌、甜城湖、古宇湖等山地与水域等自然资源禀赋,加快推进山地户外、航空、水上、马拉松、自行车等户外运动项目发展,以生态、绿色、共享的规划建设理念打造户外体育旅游产品、优化服务供给,尝试建设一批山地户外营地、航空飞行营地、汽车自驾运动营地等户外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一批精品线路和精品赛事,积极争创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统筹谋划、合理布局,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以体为本、融合发展的原则,推动各县(市、区)在健身休闲、体育培训、竞赛表演、体育旅游等方面创新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态势。政府在政策资金方面引导带动,以争创国家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项目)、国家省级体育服务综合体为抓手,调动社会力量广泛投入体育产业。全面实施“体育+”,推动体育与医疗康养、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产业基地,打造一批优秀的体育俱乐部、示范场馆和品牌赛事,打造一批具有民间特色的节庆活动和群众活动,培育一批规模以上体育企业,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现代体育市场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川东南地区体育产业发展新高地。
(五)加大全民健身活动经费的投入和保障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保障全民健身活动经费并加大投入,不得挪用或滞留全民健身活动专项经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做好年初预算和年末绩效考核,保证全民健身活动经费用到实处、用到刀刃上,要“走上去”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全民健身,拓宽群众体育发展的资金渠道。
(六)强化评价监管机制。建立健全政府、社会、群众等多方参与,过程与结果并重,长期与短期兼顾的全民健身工作监管与评价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动态完善工作措施,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七)加强全民健身安全保障。加强各类健身设施的运行监管,在公共体育场馆配置急救设备,确保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服务达到应急、疏散、产品质量和消防安全标准。建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安全防范、应急保障机制。完善运动项目办赛指南和参赛指引,规范和引导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发展。推动各级体育部门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的信息收集工作,加强赛前研判、赛中指导、赛后评估。加强全民健身相关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和个人信息保护。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