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于本月6日公布了3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该指数连续6个月低于50%,3月份相比上月下降了一些,显示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仍然不足。
具体来看,3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1%,比上个月下降了0.8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2个月的环比上升走势,连续6个月低于50%。一季度,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平均值为49.4%,比去年第四季度上升了0.5个百分点,表明全球制造业复苏态势略好于去年四季度,但指数水平仍未超过50%。3月份的下降意味着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仍然不足。
按地区划分,亚洲制造业表现稳定并有所提高,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推动力量。亚洲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两个月保持在51%以上,一季度均值为51.4%,比去年第四季度上升了1.8个百分点。欧洲制造业仍然弱势,但比去年第四季度稍有好转。一季度欧洲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平均值为48.7%,比去年第四季度上升了1个百分点。美洲和非洲制造业呈现快速下降趋势,是全球经济稳中趋弱的主要影响因素。一季度,美洲和非洲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平均值分别为47.6%和47.8%,比去年第四季度分别下降了1.5和3.2个百分点。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 徐洪才:整体来看,世界经济还在复苏的过程当中,但是复苏的势头比较弱,而且短期内出现了波折,其中表现最好的是中国。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51.9%。未来中国经济将在世界经济复苏当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从近期的表现来看,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反弹,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季度调查数据,包括银行家、企业家对未来宏观经济的预期,都是明显上升的。
专家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主要面临通胀压力、地缘政治冲突和美国加息效应的困扰,欧美银行业危机又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2023年上半年全球贸易或停滞不前。
世界银行最新报告认为,如果不采取应对措施,从当前到2030年的全球经济平均增长率会在2.2%的低水平,比2000年到2010年低三分之一。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 徐洪才:世界经济要从整体上走出目前的困境,除了缓解通胀压力以外,防控金融风险也很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要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特别是要加强国际经济的合作,唯有如此才能走出困境。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