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减产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转自:证券时报

“欧佩克+”减产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研究证明,1967年~1994年期间,世界发达经济体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日本的经济增长与油价上涨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韩和元

  沙特阿拉伯等石油输出国组织多个成员国和多个非欧佩克产油国于4月2日宣布,将自愿削减每日石油供应量,每天总减产幅度超过100万桶,该决定自5月生效并持续至2023年底。

  其中,沙特阿拉伯承诺将日均减产50万桶,伊拉克日均减产21.1万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日均减产14.4万桶,科威特日均减产12.8万桶,哈萨克斯坦日均减产7.8万桶,阿尔及利亚日减4.8万桶,阿曼日均减产4万桶。同日,俄罗斯联邦也宣布,将继续“主动”日均减产原油50万桶。此前,俄罗斯联邦已经宣布将3月每日原油产量下调50万桶,减产大约5%。

  上述国家均为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机制成员。消息一出,市场普遍认为,原油价格今后将居高不下——在美国,由于应对脱碳化,页岩油生产低迷。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显示,美国原油产量截至2023年1月比新冠疫情前的峰值(2019年11月)降低4%,呈现难以弥补中东减产的局面。受减产消息的影响,4月3日的美国原油期货一度比上周末上涨8%,达到81美元。美国高盛集团4月2日预测称,由于此次减产,到2023年12月底原油价格或将上涨至每桶95美元。

  这让美联储表现出了莫大愤慨,这愤慨是有原因的:自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经济萧条以来,学者们开始关注国际油价波动,并探讨油价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问题,展开了对石油经济问题的研究。研究发现,理论上油价上涨首先会带动通货膨胀率的上涨,进而诱发经济衰退。

  研究发现,至少石油价格上涨可能会在三个方面产生通胀效应。首先,能源价格在某些部门的生产成本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其次,可能导致更高的通胀预期;第三,可能会导致工人要求更高的工资以补偿能源价格的上涨(布鲁诺和萨克斯, 1985;布朗查德和加利, 2009)。

  胡克则在200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里,运用菲利普斯曲线分析,发现油价冲击在1981年以前对美国核心通货膨胀率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体的发展,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美国以外的世界其他工业化国家的油价波动与经济发展问题也引发了学者们关注。伯比奇和哈里森研究发现,油价上涨引发了各国不同幅度的物价上涨和产出下降,其中对美国经济影响幅度最大。

  就产出下降而言,西姆斯的研究则证明了原油价格与美国产出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达比发现油价波动对美国国民收入产生的显著影响,指出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直接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经济学家汉密尔顿的研究,响应了上述分析,他通过检验1948年~1972年和1973年~1980年两个时期内油价冲击与经济增长的负向关系,进一步证明了油价波动是美国二战后经济衰退的格兰杰原因(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因与果的关系,而是说x的前期变化能有效地解释y的变化,所以称其为格兰杰原因)。

  莫克的研究则进一步表明,国民生产总值受油价上涨的影响最为显著,如果油价上涨10%将导致国民生产总值(GNP)下滑1.4%左右。多特西和里德在199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里也认为,油价上升对GNP的影响比货币政策对GNP的影响更大,油价每上升10%,会使下一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0.7%。莫克塔尔的研究则证明,1967年~1994年期间,世界发达经济体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日本的经济增长与油价上涨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之所以会如此,学者们认为,油价上涨、通货膨胀上升与经济衰退三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随着油价攀升,通货膨胀往往会朝着相同的方向走高。由于石油是经济的主要投入,如果投入成本上升,最终产品的成本也会上升,进而导致通货膨胀高企。而通货膨胀高烧不退,将促使高通胀经济体央行采取更为激进的紧缩措施,来稳定物价。如此一来,世界经济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减速,进而导致经济衰退。

  这正是欧佩克+的减产决定,让美联储愤怒的原因。如果上述理论仍然有效,那么可以预判的是,欧佩克+进一步削减石油产量,意味着原油价格将继续上涨,而这无疑会进一步加剧美国高企的通胀问题。而通胀问题,本身就是目前美联储面临的最为头痛的难题。更重要的是,为了驯服通胀,美联储已经将利率上调至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还造成了银行业的动荡。此刻欧佩克+的减产决定,只会增添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而这些因素,都可能让美国经济面临衰退。为此,曾担任过美联储主席的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就公开指责欧佩克+的减产决定“不具建设性”,不利于美国遏制通胀的努力。更重要的是,美联储作为事实上的全球央行,为驯服高通胀而进一步紧缩货币政策,必然会诱发全球经济波动。

  (作者系广州经济学者)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