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既是企业的灵魂,也是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近年来,煤炭企业品牌意识已然觉醒,煤炭企业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品牌创建行动,诸如国家能源集团发布RISE品牌战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集中发布四大类20项明星品牌、中煤集团连续多年举办“国企开放日”品牌活动等。然而遗憾的是,我国作为煤炭大国,在煤炭工业领域,却始终缺乏“中国高铁”“华龙一号”这样的工业品牌。
总体来看,煤炭企业品牌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品牌打造发展缓慢、品牌定位不准确、品牌开发程度不足、品牌形象不鲜明、品牌营销手段单一、品牌数量不多等短板长期存在。特别是煤炭企业在产品品质、品格等“品”上的内涵,与其声誉、形象等“牌”上的展示效果并不匹配,甚至有些煤炭企业处于“有品无牌”的窘境。
去年,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培育一批品牌管理科学规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一流品牌企业,形成一批影响力大、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品牌、区域品牌。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指出,到2025年,要形成一批质量过硬、优势明显的中国品牌。加强品牌建设是推动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打造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品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项长期战略。笔者认为,煤炭企业要耐得住寂寞,要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魄力和决心,内外兼修培育优质品牌。
如今,品牌不单纯是一个名称、一个文化符号,也是衡量企业市场声誉的重要标尺。品牌往往与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挂钩,产品和服务的优劣直接反映在品牌的市场认可度和美誉度上。由此可见,增强煤炭企业产品、服务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是打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煤炭企业必须苦练“内功”,在产品质量和性能上做细、做精、做强,在服务上做到专业化、定制化、人性化,只有将品牌意识、工匠精神融入产品服务和管理实践,才能让品牌无形资产创造有形财富。
如果说质量是品牌的生命,那么创新则是品牌长青的灵魂。煤炭企业一方面要推动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质量创新体系,推进关键技术、重大颠覆性技术的突破,推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另一方面也要强化管理创新,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找差距补短板,强壮企业筋骨,练好管理内功。此外,煤炭企业还要在增强品牌意识、推进文化建设、强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品牌建设夯实根基。
除了苦练质量“内功”外,煤炭企业也要学会用好品牌传播和营销的“外功”。酒香也怕巷子深,合理的品牌营销和推广是推进品牌发展的必要措施。当前,煤炭企业对工业品牌的传播规律研究得不够,缺乏科学明确的传播策略,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应用探索不足,这导致煤炭企业品牌的市场知名度不够、品牌差异化特征不明显、品牌传播范围窄。对此,煤炭企业必须深挖品牌文化内涵、重视品牌推广、强化品牌营销传播,强化市场研究,抓住受众痛点,增强品牌和受众的黏性。同时,煤炭企业也要重视品牌生命周期管理,特别是在品牌获得市场认可后,更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更好地保持品牌的市场竞争优势。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