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表网 行业政策】近日,广东省印发《广东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明确了广东省新污染物治理的工作目标和行动举措,对于解决新污染物治理在管理体制、科技支撑、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工作短板,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防范新污染物环境与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新污染物是指排放或可能排放到环境的,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对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存在风险,但尚未纳入管理或者现有管理措施不足以有效防控其风险的污染物。
目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主要包括国际公约管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和微塑料四大类,其主要来源是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
我国高度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工作,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提出健全新污染物治理体系,提升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建设水平,要求省级人民政府于2022年底前组织制定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开展新污染物治理”。
开展新污染物治理是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的新任务,是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是参与化学品环境管理领域全球治理的新起点。
《工作方案》包括总体要求、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三部分内容。
总体要求明确到2025年,基本掌握全省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生产使用状况、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排放状况、环境与健康风险状况;落实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形成一批新污染物治理试点工程和示范技术。新污染物治理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新污染物监测、监管与科技支撑能力得到提升,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
工作任务提出五个方面的主要治理任务:一是开展调查评估,逐步摸清环境风险底数。实施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开展新污染环境调查监测和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筛查评估。2023年年底前完成重点行业中首轮化学物质基本信息调查和首批环境风险优先评估化学物质详细信息调查。2025年年底前,初步建立省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体系。动态更新省重点管控新污染物补充清单并适时完善管控方案。
二是严格源头禁限,切实防范新污染物产生。全面落实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制度,从源头防范具有不合理环境风险的新化学物质在我省生产或使用。严格实施淘汰或限用措施,加强产品中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含量控制。
三是强化过程管控,有效控制新污染物排放。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规范抗生素类药品使用管理,强化农药使用管理。
四是深化末端治理,持续降低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加强新污染物多领域协同治理,实施新污染物治理试点工程。
五是加强能力建设,夯实新污染物治理基础。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信息化平台,提高智能化管控水平,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科技攻关。强化监测能力建设,重点提升水源地、城市供水系统新污染物风险监测评估能力。
保障措施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生态环境部门牵头,发展改革、科技、工业和信息化等参与的新污染物治理省级跨部门协调机制,统筹推进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组建广东省新污染物治理专家委员会,强化新污染物治理技术支撑。将新污染物治理纳入美丽广东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体系。2025年对本工作方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二是强化监管执法。严格落实国家和地方新污染物治理要求,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排放执法监测和重点区域环境监测。对涉重点管控新污染物企事业单位依法开展现场检查,加大对未按规定落实环境风险管控措施企业的监督执法力度。
三是拓宽资金渠道。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新污染物治理领域,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污染物治理的信贷支持力度。新污染物治理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四是加强宣传培训。广泛开展新污染物科普宣传,强化新污染物治理主体意识,引导公众科学认识新污染物环境风险,树立绿色、健康消费理念。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做好宣传解读,让管理部门掌握好管理要求,让企业充分了解合规要求,有效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二是建立新污染物治理省级跨部门协调机制,统筹推进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组建广东省新污染物治理专家委员会,强化新污染物治理技术支撑。三是组织开展新污染物信息调查监测评估工作。四是实施新污染物全过程环境风险管控。严格源头禁限,强化过程管控,深化末端治理。五是加快推进新污染物风险评估与管控实验室建设,提升我省新污染物监测研究及风险防范能力,强化科技支撑。
广东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