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机构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工信部最新发声!加快5G、工业互联网应用

3月14日,工信部部长金壮龙主持召开党组会议和干部大会。

金壮龙要求,要抓好开局之年工作,把机构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持续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深化“放管服”改革,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把机构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会议指出,工信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定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推动工业和信息化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金壮龙要求,要抓好开局之年工作,坚决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加强协同配合,强化履职能力,不折不扣把机构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健全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发挥重点地区作用,稳住重点行业发展,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稳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加快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装备攻关工程,加强产业链关键环节产能储备和备份。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化质量品牌建设,积极推行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扎实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持续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推动集成电路、工业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促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事实上,工业互联网已连续六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2020年要求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2021年指出发展工业互联网,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2022年提到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今年则强调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有力促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信通院院长余晓晖看来,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产业生态,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路径,进入到规模发展的新阶段,将在带动传统工业体系变革、引领技术产业换道超车、打造我国经济新增长点等方面持续释放价值。

全国人大代表、科力尔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聂鹏举认为,新一代网络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制造业企业想要往高端制造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之一,而是关乎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一步。

聂鹏举建议,国家应设立专项基金或补贴,针对服务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专项技术研发进行补贴、或对有关研发成果进行奖励,引导企业服务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余晓晖也表示,要持续加大工业互联网网络、标识、平台、安全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力度。拓展“5G+工业互联网”支撑能力,扩大标识解析体系节点规模和覆盖范围,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完善国家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和保障体系。

同时,“深化工业互联网在制造各行业应用,加快向矿山、能源、医疗、交通、物流等行业以及安全生产、应急保障、质量追溯、节能减排等领域的拓展。”余晓晖指出,推进5G全连接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标识解析等与各工业园区深度结合,推动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发展。

此外,“还应将工业互联网有机融入国家重大工程、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予以支持,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统筹支持力度。”余晓晖建议。

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金壮龙也强调,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持续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企业。

事实上,近些年国家十分重视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建设。自2019年,工信部委托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开展中小企业第三方评估工作,并形成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单立坡在发布《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时表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疫情的冲击,各参评城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小企业数量逆势增长。

同时,“各参评城市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大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投入力度,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营造更良好环境。评估显示,各城市研发投入强度均值由2019年的2.54%提升至2021年的2.71%,30个城市投入强度连续两年上升。”单立坡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体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部分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优化仍存不足之处。单立坡表示,部分地区促进激发中小企业活力的工作力度不足,企业成本负担依然较重,数字化转型支持政策和服务效果有待增强等。

民建中央在《关于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增强经济发展信心的提案》中表示,要积极打造市场有效与政府有为良好结合的市场化营商环境,研究高水平市场化改革举措,注重围绕市场主体需求施策,尊重市场规律,放宽市场准入限制,保持政策连续性,增强政策精准性,完善政策实施方式,不断优化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软环境,让企业敢闯敢干。

同时,“还要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着力破解民企融资难贷款难问题,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创新和推广金融产品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民建中央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原部长苗圩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也表示,企业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微观主体。产业链供应链能否运转起来,“链主”的作用十分重要。要抓好龙头和骨干企业,发挥中小企业在强链补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苗圩还指出,要发挥以改革促发展的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方向,推动深化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此外,要进一步拓宽国际化的视野、强化国际化的思维,紧扣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