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发布“中国·内蒙古全社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力求以标准化、可量化手段,科学评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据介绍,该体系包括土地、矿产、能源、水资源、粮食、再生资源、公共资源7个领域,共56项可量化指标。
“基于这套指标体系,我们对内蒙古过去6年的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2017年到2021年,内蒙古全社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取得一定成效;2022年,内蒙古出台推进全社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后,土地资源、能源、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进入提速期。”中国经济信息社指数研究员李一依表示。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把资源节约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开展待批项目、‘半拉子’工程、沉淀资金、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五个大起底’专项行动,有效破解资源要素利用低质低效、闲置浪费等问题。”内蒙古自治区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农、牧、林、矿一直是内蒙古最大的资源优势,当地素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矿藏”的美誉。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第一;矿产资源丰富,稀土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石油、天然气的蕴藏量也十分可观。
近年来,内蒙古全社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有效推进。2022年,《关于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印发后,土地资源、能源、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工作进入提速期。矿产集约开发的亮点突出体现在绿色矿山建设上,绿色矿山比率增长4倍以上。在能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2021年,内蒙古能耗强度下降7.3%;截至2022年三季度,内蒙古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0%以上,实现了节能降耗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