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用多次发行超短期融资券,新能源将成新的增长点

2月28日晚间,中山公用(000685.SZ)发布公告,对交易所的关注函进行了回复,内容是针对于全资子公司中山公用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能源公司)、中山公用环保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用环投)拟共同出资3.1亿元与广发证券全资子公司广发信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广发信德)及投控集团实际控制的中山市产业投资母基金(下称产业母基金)共同设立中山公用广发信德基础设施投资基金(以工商登记部门核准名称为准,下称Pre-REITs 基金)事宜,据悉,该基金总规模为4亿元。

钛媒体APP发现,中山公用近两年多次发行短期融资券,并确定新能源业务为公司未来第二增长点。而此次成立Pre-REITs基金的目的也是为了拓展新能源基础设施投资渠道,孵化和培育REITs储备项目。

多次发行超短期融资券

随着基础设施领域REITs试点工作推进,致使公募REITs热度居高不下,不少上市公司试图进军公募REITs市场,中山公用便是其中之一。然而,中山公用此次进军引来了深交所的关注。

深交所指出,中山公用前期多次发行融资券、2022年披露公开发行公司债预案的公告,本次公司全资子公司能源公司、公用环投合计认缴出资3.1亿元,要求公司结合公司货币资金、财务状况、负债情况等说明本次认缴出资的资金来源及后续出资安排。

据中山公用此次回复,截止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18.37亿元,资产总额231.95亿元,负债总额75.09亿元,资产负债率32.37%;公司营业收入17.2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2亿元,公司经营稳定,财务状况良好。此外,公司表明此次认缴出资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钛媒体APP发现,中山公用在2021年-2022年期间发行了多次超短期融资券。先来看一下2021年中山公用发布超短期融资券的情况,公司合计发布五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总额均为5亿元,前三期期限均为90天,后两期期限分别为180天、270天。目前,2021年度的五期超短期融资券已兑付完成。公司称超短期融资券的募集资金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偿还有息债务以及交易商协会认可的其他用途。

下面来看看2022年的情况,中山公用分别于4月7日、9月16日、12月9日发行了三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总额均为5亿元,期限分别为250天、180天、90天。目前2022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已兑付完成。同年11月,中山公用发布《关于公司债券发行预案的公告》,拟公开发行公司债券规模为不超过30亿元,期限不超过5年。中山公用表示,此次发行债券的募集资金用于项目投资建设、偿还有息债务、补充流动资金及适用的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用途。

此次回复函发布不久,中山公用便发布了关于2023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情况的公告,本期债券发行起息日为2023年2月24日,发行额为5亿元,期限为180天。

既然中山公用目前经营状况稳定,财务状况良好,那么公司此次发布超短期融资券的目的是什么?

新能源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中山公用主营业务为环保水务、固废处理、工程建设,而 Pre-REITs 基金的投资方向为光伏、风电、储能、垃圾焚烧发电、热电联产、虚拟电厂等清洁能源项目。对此,深交所指出要求中山公用进一步说明Pre-REITs基金投资项目与公司主营业务的相关性,并说明是否可能存在偏离主业、跨界投资的情形。

据中山公用此次回复,公司于2021年8月7日在披露了《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2026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其中将新能源确定为公司未来第二增长极,属于公司业务发展战略方向。

中山公用设立Pre-REITs基金,旨在根据公司2021-2026年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公司在产业经营、地方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借助券商在市场化运作、并购重组及金融创新的特长,实现产业资源与金融资本的良性互动。通过成立Pre-REITs基金,拓展新能源基础设施投资渠道,孵化和培育REITs储备项目,促进形成“投-建-管-退-投”的良性循环,从而更好的推动公司战略落地,为公司立足中山、深耕本地、融入湾区作出可行性、高效性、实质性行动。

钛媒体APP发现,中山公用在新能源领域上确实进行了多项投资,其中包括出资15亿元与广发证券全资子共同设立中山公用广发信德新能源产业基金(下称新能源基金)、全资子公司公用环投与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光伏产业合资公司等。

虽然中山公用以自主投资及并购等多种方式切入新能源市场,但据公司2022半年报显示,新能源基金暂无投资收益。此外,公司目前营收主要由四大业务板块组成,分别是水务板块,营收占比45.31%;固废板块,营收占比17.58%;工程板块,营收占比19.44%;辅助业务板块,营收占比17.67%。

对于中山公用在新能源领域的项目及投资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针对上述问题,钛媒体APP致电中山公用,截至发稿暂未回复。(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李若菡)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