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长效营造整洁人居环境——融媒记者在姜山系列报道之四

莱西融媒2月21日讯 日前,记者走进姜山镇前保驾山三自然村,一处环境优美的“口袋公园”映入眼帘。“这里以前是一片废墟,都是垃圾,现在改成了‘公园’,种上了花草,我们出门一看,心情也好。”村民吕春英告诉记者。

去年以来,姜山镇累计清理残垣断壁500余处,新腾出土地5.25万平方米,因地制宜、以点带面、见缝插绿、见荒修绿,修建打造了26处乡村“口袋公园”,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口袋公园”建设只是姜山镇“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提升的一个缩影。姜山镇结合实际,从地理位置、村内资源、经济实力等自身条件出发,科学制定人居环境提升新措施,掀起全力打造整洁卫生、规范有序、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热潮。在柴岚自然村,建立党建统领工作制度,由党支部包联网格员、党员联户、网格员包联环卫工人及垃圾分类收集员三级责任制,分工明确、层层压实责任。同时,依托道德和信用积分评比、星级评定参与环境整治,以“小积分”推动人居环境“大变化”,引导村民自觉维护良好环境。如今,村民们每天都会主动拿起扫把,将自己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

“在经济基础比较好的村,采用道德信用积分等奖励机制。经济条件比较差的村,通过班子成员包联、包村指导员包联,每周下沉一线督导,每月评优督促,建立积分制和督导制的双长效机制。”姜山镇环卫办副主任李磊说。

姜山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李兆慧表示,将广泛运用“积分制”“户评级”“红黑榜”等激发村、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创新开展“四型”机关下沉,对后进村、重点区域持续发力,逐村研判、靶向施策,探索开展“强村带弱村”帮扶带动模式,推动人居环境整体提升,为“突破姜山”全面起势贡献力量。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