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持续关注正常医疗需求修复的子行业

   行业回顾

  本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跌幅为 1.80%, 在申万 31 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 26, 跑平沪深 300 指数。 从子行业来看, 仅体外诊断、 医疗耗材、 其他生物制品上涨, 涨幅分别为 3.74%、 1.77%、 0.55%; 医疗研发外包、 线下药店、 疫苗跌幅居前, 跌幅分别为 7.00%、 5.10%、5.03%。

  估值方面, 截至 2023 年 2 月 10 日, 医药生物行业 PE(TTM 整体法,剔除负值) 为 25.65x(上期末为 26.14x) , 估值小幅下降, 低于负一倍标准差。 医药生物申万三级行业 PE(TTM 整体法, 剔除负值) 前三的行业分别为医院(87.64x) 、 其他医疗服务(65.56x) 、 医疗设备(43.48x) , 中位数为 33.51x, 体外诊断行业(6.56x) 估值最低。

  本报告期, 两市医药生物行业共有 45 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减持 26.42亿元。 其中, 6 家增持 0.35 亿元, 39 家减持 26.78 亿元。

  截止 2023 年 2 月 10 日, 我们跟踪的 477 家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中有 234 家披露了 2022 年业绩预告。 其中, 业绩预告类型为预增、略增、 扭亏的家数分别为 68/17/14 家; 预告净利润增速下限等于或超过 30%且 2021 年归母净利润为正的公司有 69 家。

  重要行业资讯

  2023 年全国药品注册管理和上市后监管工作会议召开

  2022 医保目录新增药品加速挂网, 多地积极推进国谈药品“落地”

  君实生物、 先声药业新冠药纳入临时医保

  入局百亿减肥药市场, 礼来的 Tirzepatide 在中国 III 期临床获得成功

  投资建议:

  受益疫情管控政策调整及春节后经济活动显著回升, 医药行业指数触底回升, 虽本报告期有所波动, 但其影响因素持续向好、 不改向上趋势。 春节假期后, 全国重点城市地铁客运量已接近或超过 2019年底水平、 快递业务量连续稳步上涨恢复到日常水平。

  我们建议继续关注受益疫后恢复, 正常医疗需求修复的子行业:

  一是过去需求被抑制的消费性医疗服务行业, 关注眼科(爱尔眼科) 、 口腔科(通策医疗) 、 医美(华东医药、 爱美客、 华熙生物);

  二是 CRO 行业(药明康德、 康龙化成、 昭衍新药) , 疫情期间临床试验受到疫情影响, 进度有所耽误, 疫后有利于加快推进积压的订单;

  三是当城市地铁日客运量等指标回升后, 预计医院门诊量和手术量恢复, 建议关注手术相关的麻醉药品(人福医药) 、 血液制品(华兰生物、 天坛生物) 、 体外诊断、 高值耗材相关公司;

  四是商业化能力成熟, 具备自我造血能力, 同时在创新药领域布局逐步进入收获期的传统药企, 如恒瑞医药、 科伦药业、 华东医药、丽珠集团。

  此外,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 》 自 2023 年 3 月 1 日起正式执行, 建议关注此次有创新药新品种纳入、 续约品种价格降幅较小的上市公司。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