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Internet Explorer(以下简称“IE”)浏览器正式“退役”。
微软正式对IE 11停止支持,IE浏览器开展的业务全部中断,这意味着IE浏览器就此退出历史舞台。此后,微软旗下另一款浏览器Microsoft Edge将接替IE 11,成为Windows现役系统的默认浏览器。
早在2022年6月16日,微软Edge浏览器便自嘲式地宣布,被黑了那么多年,IE要和大家说再见了,“从今以后,这条路由Edge替IE继续走下去”。但当时,仍然有部分版本的Windows系统支持IE11。今年1月,微软开始建议用户,不要通过IE 11或是Edge的IE兼容模式访问微软自家的OneDrive和SharePoint Online网页端。
自1995年推出后,IE浏览器曾凭借与Windows系统的捆绑策略迅速跃升行业第一。这个曾经与“我的电脑”“我的文档”一起躺在电脑桌面上的蓝色图标,是很多80、90后们通过互联网看世界的第一扇“窗”。但在它“服役”28年的漫长生涯中,也因使用体验差、反应速度慢,遭到年轻用户的调侃。据StatCounter数据显示,2022年5月,IE浏览器的市场占比仅剩0.64%,往日辉煌不在。
或许对如今的网友们来说,相见不如怀念。
推出28年,曾拿下全球市场份额第一
1995年8月,改变世界的操作系统“Windows 95”伴随着滚石乐队的《Start Me Up》一起诞生,它的出现结束了全球市场上操作系统间的竞争。
据CSDN报道,当时微软的操作系统需要有一个自己的浏览器,但它没有时间从零开始创造,于是从早期一款商业性的专利网络浏览器Spyglass Mosaic派生出了IE。
作为Windows 95的默认浏览器,IE一炮而红,飞速占领市场。数据显示,1998年,IE成功成为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浏览器。2003年更是走上巅峰,垄断了全球市场95%份额。
在1990年代后期,微软每年在IE浏览器上投资超过1亿美元,到了1999年,开发团队超过1000多人。那是IE浏览器的黄金时代,也是一众网友最初的“冲浪”记忆。
戴上一次性塑料脚套走进微机房,小心翼翼地打开“e”图标,对着4399满屏的小游戏细细挑选,切换门户网站浏览八卦新闻……谁敢说自己的青春里没点IE的身影呢?
不过,IE浏览器在到达顶峰的同时,也开始止步不前。
当时微软认为,用户对Windows系统的黏性较高,IE已构筑起自己的竞争力,便将IE部门开发员工解散分流。IE进入了原地踏步期。
从Windows XP时代 开始,IE浏览器开始给人留下“漏洞多、安全性差、反应迟钝、兼容性不好、网页加载容易出错”的印象。很多网民估计仍能记起被IE支配的恐惧。例如,当时市面上的其他浏览器都支持浏览器扩展等功能,而IE浏览器仅支持自家的Windows操作系统,不支持macOS、Linux等第三方操作系统。
2006年,IE 6浏览器上榜了“有史以来第八糟糕科技产品”。2011年的“科技史上50种最糟糕科技产品”名单中,IE6位列第11名。
IE被淘汰的结局,似乎早已注定。
被“嫌弃”的IE浏览器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IE败退,被后起之秀抢走市场份额。
2008年谷歌的Chrome浏览器面世,凭借其便捷性、简洁的界面,以及高速等特性,迅速取代IE浏览器。
相较之下,糟糕的体验让许多人不愿意再打开和运行IE。仅用4年时间,Chrome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越了IE,这也造就了一个名梗:IE浏览器是最好的Chrome下载工具。至今还在用IE的用户,可能是因为某些网银登录、U盾等原因,必须使用IE。
走上败退之路的IE,一度成为网友创作段子和表情包的灵感来源。不少网友调侃:“地球上速度最慢的东西有哪几种,标准答 案是:乌龟、树懒、IE浏览器。”
就连微软官方都自嘲道:“如今比起IE本身,更火的可能是黑IE的meme(互联网模因,可理解为“网梗”)。”甚至连这次离别的时间,也成为网友创作材料:“IE都敢跳出来让用户设置为默认浏览器,你还有什么不敢表白的?”
2015年3月,微软确认将放弃IE品牌,转而在Windows10上用Microsoft Edge取代IE。
曾经的江湖霸主终退场。
从内部看,“成于经典,也败于经典”的IE,陷入了裹足不前的境地。功能单一和糟糕的用户体验被用户诟病多年,依然未得到解决。在飞快发展的互联网面前,IE就像按下了暂停键。
据了解,IE8升级到IE11中间长达10年里,IE只更新了4次,功能也未有实质性的改进。而Chrome平均一两个月就要更新一次,十年内进行过70次更新。火狐、Safari、360、百度、搜狗、QQ等国内外浏览器更是来势汹汹,不断迭代优化。在激烈的浏览器战事中,替IE继续走下去的Edge浏览器,桌面市场份额终于在2022年中突破10%。
从外部看,移动互联网时代悄然而至。在PC时代,商业银行、政 府机构和一些高校的网站往往只能通过IE打开,但移动互联网颠覆了用户的操作习惯。早些年,不少人的手机被UC浏览器和QQ浏览器瓜分。当下,一些年轻人甚至很少打开手机上的浏览器,而是将更大片时间花在了微信、抖音等聚合类平台中。
曾将IE推上巅峰的捆绑策略,最终却成了它的绊脚石。
更迭与消亡:近年来挥别市场的互联网产品
IE的退役,没有激起太大水花。拉长时间线来看,在如今这个商业大时代中,IE的退役似乎也算不得什么。但像部分网友感慨的:很多年后,我们的下一代可能根本不知道IE是什么,但起码此时此刻,属于IE的最后一个瞬间,被很多人记着。
近些年来,不少互联网产品因为自身或市场需求原因,相继成为“时代的眼泪”。
有些产品会体面告别,发出最后一份公告,引发无数网友怀旧惋惜。而有些产品默默停下脚步,宣告落幕,没有激起任何波澜。
2022年7月25日,90后大学生的“青春回忆”中国移动飞信宣布停止服务;2022年7月12日,昔日国内电商第一站易趣网停止运营,存在了23年的电商老大哥淡出历史舞台;2022年9月30日,VLOG社区和剪辑软件VUE停止注册、客户端功能关闭……
它们都在一些人的记忆里留下过印迹,当最后一位使用者点击“关闭”按钮,这些互联网产品最终消逝,就像从未存在过。
延伸阅读:
这个世界,任何事物只要想向前发展,总免不了新老交替,任何落后的事物即便再坚持也总有被淘汰的一天,这个道理在任何领域都是通用的,比如苹果已经坚持使用了10多年的Linghtning接口,这其中牵涉了苹果巨大的利益,加上行业话语权,苹果一开始是找了各种理由推脱不肯取消。
但L口在很多方面确实已经落伍,即便苹果再不愿意,也无法阻挡用户希望C口的愿望,明年新款iPhone改用C口已经板上钉钉了。
不光是苹果,微软也是如此,甚至比苹果更坚持不懈,IE浏览器在1995年和Windows 95一起推出,纵横互联网20年,直到2015年才被微软放弃IE品牌,随即扶持Edge浏览器上位,今年6月15日微软正式宣布停止支持IE,如今被彻底禁用的时间也公布了。
就在今天,微软正式更新了更新了官方文档,宣布将在2023年2月14日推出被网友戏称为“软件炸 弹”的补丁,当然,相关补丁不会通过Windows Update系统更新方式推出,而是直接通过Edge更新直接结果了IE,至于为何会在情人节当天要了IE的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
个人猜测可能微软认为Edge和IE是新老交替,Edge年轻气盛,于是选了一个年轻人喜欢过的日子来结束老古董的命,也算是有始有终了。
微软之所以会提前将近2个月向外界放出,就是为了给还没采取行动用户留出最后的适应时间,微软明确告知大家不要再继续依赖IE浏览器,应该尽快采取行动转换阵地。
目前可以明确知道的消息是,自2023年2月14日之后,只要是通过IE浏览器开展的业务都会中断,时间一到,微软将彻底关闭这款浏览器,意味着IE将全面、彻底的退出历史舞台。
虽然微软不支持,大多数人也不再使用,但毕竟IE历经20年发展,树大根深,即便大环境不支持,依然有一些领域要用到IE浏览器,解决办法有两个,一是通过技术升级彻底弃用,二是,要不就使用Edge中的IE兼容模式,但后者的兼容模式是否能解决问题还不确定,技术升级才是一劳永逸的方法。
小智到网上查了下网友的看法,居然没多少人觉得惋惜,大多数人都人认为IE确实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那些还在依赖IE的网站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到时候难过的只能是普通用户,因为一些网站总是能通过一些特殊技术来临时解决问题。
在座各位觉得IE还值得留恋吗?
来源:天下网商、玩机小子66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