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负责人解读】:枣庄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品解读《枣庄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

20221231日,枣庄市人民政府以枣政字〔202234号印发了《枣庄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了便于社会公众知晓、理解政策相关内容,推动政策落地见效,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什么是“无废城市”?

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无废”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二、政策背景

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内在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202112月,生态环境部等18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无废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指标体系、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20227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山东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鲁字〔2022130号),明确“2022年,16个市全部启动无废城市建设202112月,枣庄市印发《枣庄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认真组织学习试点城市经验,谋划适合枣庄实际的创建工作思路,有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2022年,枣庄市按照国家、省“无废城市”建设相关要求,全面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工作。

三、决策依据及起草过程

根据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山东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有关要求,20226-11月,我市成立了枣庄市“无废城市”方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开展《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编制组综合采取调阅档案资料、分析统计数据、实地调查研究、专家咨询论证、多方征求意见等方式,累计实地调研企事业单位50余场(次),召开市直部门相关负责人座谈会议2次,书面征求各区(市)、枣庄高新区和相关部门意见2次,征求社会公众意见1次,召开专家论证会议3次,通过了合法性审查,并于1224日顺利通过市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审议。

四、主要内容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坚持精当规划、精细管理、精巧制度、精准处置,将“无废城市”建设和城市定位、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城市治理相融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城市全面绿色转型,创建“运河古城·匠心枣庄”城市品牌,打造资源型城市创新转型示范市,助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十四五”末,“无废”理念深入人心,“无废”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无废城市”管理制度体系、市场体系、技术体系和监管体系更加健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下降,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得到有效保障,主要农业废弃物接近全量综合利用,基本建立配套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体系,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初步建成,“无废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重点任务

围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农业源废弃物、生活源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大宗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大类固体废物为重点,以当前全市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低、农业垃圾收储体系及利用方式单一、生活垃圾分类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为重点,提出2025我市“无废城市”建设7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在保持固体废物贮存量趋零增长方面,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加快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建立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枣庄模式”,强化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化,积极打造新型建材产业集群,推进绿色矿山创建;提高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方面,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完善农业源废弃物收储运体系及处置利用能力,优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在践行绿色生活和生产方式方面,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提升餐厨垃圾回收及处置能力保障,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引领绿色消费习惯,开展红色景区“无废”建设示范,强化绿色包装,提升污泥处理处置保障能力,完善景观园林垃圾处置在规范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及加快循环利用建设方面,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加快中国国际闲置品循环链示范区建设;在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方面,强化危险废物源头风险防控及推进工业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健全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运体系,完善危险废物监管体制机制,强化医疗废物全过程环境管理;在完善智慧化管理水平方面,优化固体废物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先进技术引进和成果落地,提高市场及科技活力

)保障措施

主要围绕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技术支持、加强政策支持、强化宣传引导、强化考核评估5个方面提出要求,全方位保障我市“无废城市”建设。

(四)建设指标及任务清单

结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2021年版)》和枣庄市实际,我市共确定了60项指标,包含25项必选指标(★)、34项可选指标(♦)和1个自选指标(▲)。

根据建设任务及进度安排,我市统筹推进的“无废城市”建设项目共提出17项制度体系建设任务、7项技术体系建设任务、9项市场体系建设任务、8项监管体系建设任务,通过任务清单实施将“无废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深度融合。

、主要特点

《实施方案》主要有6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突出顶层设计。贯彻落实国家和山东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部署,强化总体设计,落实工业固体废物排污许可制度,建立完善各类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制度体系。二是强化源头减量。根据城市固体废物产生情况,借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促进实现工业绿色发展,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倡树“无废”理念。培育“无废城市细胞”,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引领绿色消费习惯,突出优化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方式,明确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方式及途径四是强化风险防控。全面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强化固体废物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健全完善环境风险防控机制,严肃查处非法倾倒固体废物等环境违法行为,筑牢固体废物环境安全底线。五是探索改革创新。在健全固体废物统筹协调机制、发挥市场机制激励作用、强化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科技支撑等方面设立了一系列创新措施,积极打造建设“无废城市”新局面。六是突出枣庄特色。以台儿庄古城等旅游区为重点打造“无废景区”,构建“无废旅游”产业;依托锂电产业,大力支持废锂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发展,推动枣庄市“锂电之都”和中国国际闲置品循环链示范区建设。

六、政策解读机关及政策咨询电话

政策解读机关:枣庄市生态环境局

政策咨询电话:0632-3358768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