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又叫“春贴”,堪称春节的重要标志之一,伴随着我们走过了一年又一年。不管印刷的还是手写的,到了年根底下,家里不贴春联,好像就缺少了过年的气氛。门上贴一副春联,整个家的年味儿就浓郁起来。
上世纪80年代,经济还不繁荣。那时很难买到现成的春联,人们贴的春联大多是用毛笔书写的。乡村里识字的人不多,能写一手好毛笔字的人更少。父亲是一个特例,不仅识字,还会写春联,而且写得很漂亮。于是,父亲在乡亲们眼里就成了有能耐的人。
父亲的毛笔字,笔法工整,排列在红彤彤的纸上,有一种不一样的美感,就像一枝枝腊梅盛开在冰天雪地里,鲜艳夺目。
在我的记忆里,乡亲们请父亲写得最多的就是过年时贴在家里的春联。一到腊月,就有人陆续拿着裁好的红纸来我家请父亲写春联。那几天家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土炕上、圆桌上,甚至地上,都摊晾着写好的春联。人多,要求也多,但是父亲不会偷懒,也不会偷工减料,每一副春联都写得尽善尽美。他洗手、铺纸、磨墨,然后拿起毛笔,气沉丹田,一气呵成。父亲有一个习惯,他写完春联必会要求对方晾干了才可以折叠起来拿回家。父亲不希望一副用心写就的春联沾上除了大字以外的墨迹,那样会影响美观。往往给乡亲们写春联会耗掉好几天的时间,但是父亲从不抱怨,也不生气,累了就喝口水歇一下。父亲觉得乡亲们看得起他,才会找他写春联,不能应付了事。
有的人家只带了一副春联的红纸,但还想再写一副,或者有人连红纸也没带就来求春联。父亲来者不拒,慷慨地拿自家的红纸顶上。这时我总会嘟嘟囔囔的不乐意,觉得父亲不仅搭了功夫、搭了墨,还要搭上一摞红纸。等写春联的人都走了,父亲会教训我:“丫头,都是乡里乡亲的,大家都不容易,能帮就帮一下!咱们不也经常能吃到大娘婶子送来的瓜果梨桃吗,你都忘了?”
父亲就是这样,一辈子都勤劳朴实,热忱善良。他用微笑和耐心接待一波又一波求春联的人,而我们自己家的春联总是等到最后才写。
父亲手写的春联,带给我们一年又一年的快乐和幸福。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