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小米集团宣布“小米x徕卡影像”项目凭借在创新性、领先性和业务影响力的突出表现,获得2022年小米百万美金技术大奖。同时,“MIX Fold折叠未来”项目和“CyberOne铁大人形机器人全身运动控制”项目,获得了此次评选的二等奖。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此次获得一等奖的“小米x徕卡影像”项目不论是在技术创新还是行业影响力上,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准,为小米三年的高端化探索,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百万美金技术大奖是小米公司最高水平的技术大奖,今年已经是第四届。前三年,小米有四支技术团队获得该奖项,分别是:MIX Alpha环绕屏技术团队、秒充技术团队和MIUI隐私保护能力建设团队、铁蛋仿生机器人团队。
“‘小米x徕卡影像’项目,让用户不仅感受到徕卡的百年积淀,更感受到了年轻小米在移动影像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雷军称,小米在影像领域的长期积累和计算摄影的技术基础,与徕卡沉淀百年的光学工程技术和影像调校经验结合,通过软硬件一体化影像计算技术,创造性地在手机上呈现出原汁原味的徕卡百年风格美学。
在刚刚过去的小米新品发布会中,作为小米徕卡联合研发的第二代影像旗舰,小米13系列采用全新设计,并搭载了大量来自小米12S Ultra的徕卡专业影像能力。据第三方权威数据显示,小米13系列上市后,在4000-6000价位段夺得接近19%的市场占有率,成为该价位段国产高端第一。
“工程师在小米内部是作为技术的探索者,在小米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和话语权。我们非常信任自己的工程师,会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勇于尝试、鼓励失败、包容错误。”小米集团高级副总裁、手机部总裁曾学忠表示,在小米内部,很多工程师的创新想法能够快速到雷军本人那里去做决策和立项,这在世界500强的公司里是非常少见的。
曾学忠称,小米这些年一直在加大研发的投入。比如,在很多技术领域初步探索的预研发,小米每年有数十亿元的投入。“研发的投入本质上是在人,这些投入都是在为工程师创造更好的研发环境、更好的条件,让他们更好的在这里成长。”
小米方面称,2022年小米研发投入约170亿元,2023年预计达到200亿元,未来五年(2022-2026年)研发投入将超过1000亿。同时,小米也会继续加强工程师队伍建设。
根据小米发布的小米知识产权白皮书,截止9月30日,小米技术研发已经深入到了12个科技领域,总体细分达到98项,全球专利授权数超过2.9万,全球专利申请数超过5.9万。
延伸阅读:
机友们,2022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这一年里,你有用手机记录过什么难忘的瞬间吗?
前些天,小编期待已久的小米徕卡影像大赛,终于公布结果了。
作为小米徕卡首届影像大赛,它和以往小编见过的影像大赛,都有亿点点不同。比如像传统标准里的风光、构图等,在小米这里都不是评判的重点。
相比较之下,它反而更看重一张照片的主题。
而在这次获奖的所有作品里,小编也发现了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照片的主体,基本都是人。
2022年度瞬间揭晓
比如这次获得了金奖的《水龙术》,就是小编比较喜欢的一张。
这张照片来自一名爱好摄影的小学教师,他叫邱岳。
因为职业的关系,对他来说,平时并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去创作,更多的,是来自于对一些生活瞬间的记录。
就像这张获奖的《水龙术》,其实也是来自一个偶然的机遇。
它拍摄的场景是在一个午后,当时一名养护人员正在给草地浇水。
刚刚结束一天工作的邱岳,观察到了这样的一个瞬间,顺手就掏出小米12S Ultra的长焦相机,拍了一张。
一瞬间,仿佛全世界都静止了。逆光下高速喷洒的水珠,像凝固了一般定格在空中。
最终满屏的水珠和剪影里的人像,以及背景的阳光,形成了一张别有一番风味的照片。
它是一张照片,但,又更像一幅画。
作为一名平时用手机拍摄比较多的爱好者,小编深知,一台手机抓拍性能的重要性。
有时候就是随意的一个动作,拍出来的照片就很值得回味。
和《水龙术》一样,这张《透过玻璃窗》的作品,其实也是来自于一次无意中的抓拍。
这一张的作者吴亚萍,是一名爱摄影的全职妈妈。
在一次外出游玩的时候,面对着贪玩好动的小朋友,她用小米12S Ultra的主摄随手记录下了这个瞬间。
虽然隔着玻璃窗,但小朋友朝气蓬勃的样子,却没有因此减弱一丝一毫。
他脸上的阳光,似乎要比窗外的更强烈。
都说笑容的感染力,是可以抚慰一切的,就像这张照片所带来的一样。
我觉得对于小朋友来说,这张照片也会成为他成长过程里,一个会永远铭记的瞬间。
另外,不知道机友们发现没有,这次小编聊到的两张照片,拍摄的设备都是小米12S Ultra。
一张长焦一张主摄,刚好,这两颗镜头也是小编平时用得最多的。
而且小编一直觉得,自从小米和徕卡联手之后,小米对于影像的理解,就开始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甚至是,让发展了这么多年的移动影像,开始出现了新的审美标准。
到底什么样的照片,才是好照片?
放在以前,相信机友们一定也有这种感觉:
似乎市面上所有主打影像的手机,都在比谁拍得更亮、比谁拍得更清晰。
而在潜移默化之中,这也慢慢成为了,大家对于一台手机影像能力的判断标准。
但是,小编又要说但是了。
只要拍得亮、拍得清晰的照片,就一定是「好照片」吗?
在这种逐渐固化的思维里,小米在联手徕卡后,大胆地提出了新的理念。
用他们的话来说,那就是「超越人眼,感动人心」。
「超越人眼」,相对来说比较好理解。
也就是通过光学+计算摄影的能力,让大家手中的手机可以捕捉到更多眼睛不易察觉的画面。
至于「感动人心」,简单点说,就是通过融合审美和技术,让照片变得有生命力、有故事感起来。
为此,小米首先对小米手机的成像系统、平台芯片、图像处理、影像调校、软件系统等领域,都进行了系统性的升级。
其次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决定,那就是选择了联手徕卡。
为了实现最原汁原味的「徕卡味」,小米和徕卡在双方合作的小米12S系列、13系列里,带来了「徕卡经典」以及「徕卡生动」双画质。
一个有着更强烈的明暗对比,一个则更明亮通透。
以小编的个人体验来看,我会更喜欢「徕卡经典」一点,就很有内味。
除此之外,小米的影像大脑,目前也升级到了2.0版本。
有啥用?它让小米手机的软硬件协同,达到了新的高度。
划重点:对比以往的小米手机,现在小米的抓拍,提升太多了。
当然了,尽管小米对于移动影像的理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传统的「堆料」艺能,也并没有因此而丢下。
因为在小米这里,硬件的重要性和理念是一样的。
所以咯,在全新的小米13系列上,大家会看到小米带来了更全面的影像规格。
本是Ultra专属的1英寸IMX989超级大底主摄,现在下放到了Pro的身上。
在此基础上,小米13 Pro还升级了一颗徕卡75mm浮动长焦镜头。
手持12S Ultra的小编,看了都流口水。
此外,就连标准版的小米13,徕卡长焦现在也成为了标配。
最后,你再看现在小米手机的拍照。
如果你还是按照那套原来的标准,那它可能不会是把夜景拍得最亮、把画面拍得最锐的。
但它对于光影、色彩的理解,却总能给你呈现出最有感觉的照片。
现在你把一堆影像旗舰的照片放在一起,小米拍的,一定是最有辨识度的。
而且就算是采用一英寸这种超大底,它也依然能提供很顺滑的拍摄体验。
即便,你是完全不懂摄影的人。
那也能很容易地在这套理念下,通过随手拍,记录下那些有故事的瞬间。
我想,这或许才是移动影像进步的真正意义吧。
来源:钛媒体App、锋潮评测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