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手机市场:三星一家独大,华米OV扎堆发新机,苹果何时入局?


最近一段时间,调研机构陆续公布了不少领域的市场调查报告。除了整体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情况,不少用户也在关注细分领域的发展情况。


而随着2023年的正式到来,Counterpoint 也发布了一份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的发展和预测报告。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分析师预测,2022财年全球可折叠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490万部。


根据最近的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可折叠智能手机市场跟踪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的累计出货量同比增长90%,达到950万部。


不过,由于经济低迷,全球可折叠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增长在2022年第四季度下降。


报告中的分析显示,“从更广阔的市场来看,可折叠手机的数量微不足道,但从越来越重要的超高端市场(1000美元及以上)来看,我们看到可折叠手机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在这一领域,折叠屏手机今年的出货量份额达到了两位数,我们预计到2023年这一份额将超过20%。”



同时,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全球可折叠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在2023财年同比增长52%,达到2270万部。


对于今年的折叠屏设备市场,这份报告中预测,随着更多厂商进入这一领域,全球可折叠市场的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但三星将继续引领市场。


据悉,大家熟悉的荣耀、摩托罗拉、小米等厂商有望在后续向着更多的市场扩展。华为、OPPO、vivo等品牌也预计将在2023年推出新的可折叠产品迭代。


在此基础上,可折叠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会日益激烈。


折叠屏手机市场,或许将迎来全新的时代。


01


集体失速的手机市场


“今年线下手机零售店要进行一次洗牌,我认为有将近一半的手机零售连锁店将面临转型或退出江湖。”长期给线下手机零售门店做教育培训的王长稳对全天候科技说。


王长稳的判断基于几点: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消费者对自己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加,消费更加理性;中国用户平均换机周期延长至34个月;手机行业大盘下行导致线下零售持续疲软,从而也影响了线下零售从业者的信心。


来自江苏北部城市的手机渠道商戴辉提供的数据印证了王长稳的预判:“(2022年)11月一家头部手机厂商开经销商大会,统计了它在江苏省的旗舰店、专卖店数量是128家,但在前一年,这个数字是超过300的。”


经营了14家门店的戴辉曾是华为全国Top 30的经销商。华为缺货的这两年,戴辉的生意也经历了过山车。2022年,他更是经历了职业生涯的“冰点”。“没有赚钱的门店,卖出去的机子都不够员工工资和房租。”


与综合卖场相比,品牌旗舰店的亏钱效应更甚。戴辉的荣耀旗舰店开在当地中心地带万达广场,但根据他统计的2022年12月上旬的进店人数,平均每天不超过10个人。


对于戴辉来说,春节前的这段时间是最后的冲刺时间。如果销量回暖,他就继续保留14家家门店,如果继续亏损,他就关了手上的品牌旗舰店,只保留综合卖场。


“今年就连Ov(OPPO、vivo)的基层促销员都流失了很多,市场不景气,品牌也养不起促销员。”戴辉说。


戴辉并非个案。在山东经营着11家手机门店的一位手机渠道商,在暑假结束时关了两家亏损严重的门店,一家是店龄半年左右的荣耀旗舰店,另一家是店龄一年多的OPPO旗舰店。


在王长稳的印象中,“亏损、毛利下滑、客流少、关店”是去年学员们反馈最多的问题。他的学员中,几乎有70%的门店都是在亏损经营。


寒意传至渠道商前,手机厂商早已体会到了。


中国信通院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前10个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累计2.20亿部,同比下降21.9%。全球市场来看,第三方市场机构 Counterpoint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3.01 亿部,同比下降 12%。其中,苹果成为前五大智能手机品牌(三星、苹果、小米、OPPO和vivo)中唯一同比增长的品牌。


如果说手机渠道商2022年的关键词是关店,那么手机厂商这一年的关键词则是降本、增效、去库存。


以小米为例,去库存几乎是去年贯穿小米全年的命题。618、双十一、黑五等购物季,小米在国内外市场均进行了大幅促销活动。前小米集团总裁王翔在三季度的电话会上表示,小米在中国区的库存已经回到健康水平,希望借助之后各类节日活动进行促销,让全球的库存水平在2023年1、2月回至健康水平。


降库存之外,在智能手机市场低迷的环境下,手机厂商们也慢了下来,并进一步梳理组织架构。


8月,realme在成立4周年之际表示,告别“野蛮生长”阶段,不再开拓新的市场,而是计划采取“精耕细作”的策略。在新阶段,realme将产品精简35%,收缩产品线,集中资源打造爆品。同时,在组织架构上调配集团资源,整合全球渠道运作。


为了更好地发挥协同作战的优势、资源共享、效率共享,OPPO近日官宣,与一加双品牌运营、后者主打线上渠道。


02


折叠屏市场现状:


三星一家独大,华米OV扎堆发新机


一个产品火不火,出货量是最基本的指标。从去年前三个季度的数据看,折叠屏市场需求确实在不断增长,逐渐从伪需求向真风口演变。


同样来自DSCC的报告就指出,2022年二季度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94%至160万部,三季度出货量则暴涨140%,创下历史新高。作为核心零部件的折叠屏面板出货量大增,也侧面证明了折叠屏手机的火爆。数据显示,去年三季度折叠屏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63%至660万片。


折叠屏手机的爆发,固然为一众厂商带来了新希望。不过正如文章开头所说,三星的份额优势巨大,中国一众手机品牌暂时还无法撼动其统治地位。


DSCC的报告就指出,得益于Galaxy Z Flip 4和Galaxy Fold 4等主力机型的强势表现,三星在去年三季度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的占有率有望突破80%。在二季度,这个数据还只是50%。



三星之所以能在折叠屏手机市场一家独大,除了拥有其他品牌无法比拟的先发优势之外,对供应链的超强掌控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早在2019年,三星就发布了首款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并保持每年迭代新机型的节奏,目前形成了Galaxy Z Fold、Galaxy Z Flip和三星W三个完整的产品矩阵。其中,Galaxy Z Fold和W系列聚焦高端商务市场,Galaxy Z Flip则走时尚路线,分别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


起步早也意味着上下游产业链不成熟,三星只能靠自己搭建供应体系。正因如此,三星这几年逐渐打造出了一套完整且技术壁垒相当高的折叠屏供应链。


比如三星内部孵化的面板供应商Samsung Display,去年三季度的折叠屏面板出货量就同比激增63%,市场份额接近90%。而在Samsung Display之外,其他供应商的折叠屏面板市场份额都不超过3%,和三星有天渊之别。


当然,如果将目光聚焦到国内市场,三星并没有优势。反倒是华为、荣耀、OPPO和vivo等本土品牌在过去一年纷纷推出高端折叠屏手机,试图抢占高端市场份额。


IDC的数据就显示,去年上半年华为以63.6%的占有率成为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霸主,紧随其后的是OPPO的18.3%和三星的9.3%。荣耀和vivo入局时间晚,前者最畅销的折叠屏产品是去年1月发布的Magic V,后者直到去年4月才发布 首款折叠屏手机vivo X Flod,产品矩阵单一,暂时还未成气候。


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失意中国市场的三星并没有放弃反攻——折叠屏手机,恰恰是其再战中国市场的王牌。


在去年初的北京冬奥会期间,三星顺势进行了一大波营销,为两千多名运动明星送去包含最新款Galaxy Z Flip 3 5G手机的大礼包。除此之外,三星在北京三里屯、蓝色港湾、长楹天街等地开设了多家奥运体验馆,重新捡起线下渠道。种种动态表明,三星折叠屏手机已吹响进军中国市场的号角。


当然,中国厂商要担心的不止一个三星,甚至三星自己也不是高枕无忧。毕竟在它们头顶,都悬着一把不知道何时会掉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苹果。


03


折叠屏手机市场最大悬念:


苹果何时入局?


作为全球智能手机行业的领头大哥和高端市场的霸主,苹果对折叠屏手机的态度一直相当暧昧。


一方面,苹果并没有忽视折叠屏的潮流,也多次被传将推出折叠屏产品。


包括iPhone、Mac和iPad都被传将推出折叠屏版本,且有路透社等多家权威媒体作出跟踪报道。在去年,外网甚至流传了一份所谓的“iPhone 14 Fold”折叠屏手机渲染图,但最终被证实只是谣言。


不过在去年下半年,有关苹果折叠屏产品的消息愈演愈烈,更多内幕消息以及产品参数被一一曝光,传闻可信度也在上升。比如美国知名科技博主Mark Gurman就透露,苹果将率先推出折叠屏Mac,搭载20英寸显示屏幕,为折叠屏手机探路。


但另一方面,苹果首款折叠屏产品的发布时间一推再推,迟迟没有看到成品,官方也并未给出产品面世的期限。


去年4月,长期追踪苹果动态的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苹果正在测试一款约9英寸的折叠屏产品,从尺寸来看介于iPhone和iPad之间,预计2025年之后发布,且不确定是否会大规模量产。


来到去年10月,有外媒爆料苹果已经完成两台折叠屏工程机的组装,横向、竖向折叠各一台。其中,横向折叠机型展开后尺寸约为8.9英寸,和郭明錤此前的爆料类似;竖向折叠屏机型大小则为7英寸,且没有配备副屏。但预计上市时间,则推迟到了2026年。


截至目前,上述所有消息都没有得到官方认证。在各种公开场合,库克等苹果高层也鲜少谈论折叠屏产品动态或者苹果对折叠屏手机市场的看法。


苹果之所以表现得如此克制,主要出于两点考量:一是因为其高端市场占有率极高,押宝折叠屏的三星、华为等厂商暂时还无法形成威胁;二是折叠屏技术仍有缺陷,苹果不愿意向市场推出半成品,破坏其金漆招牌。


前一个原因,有大量的数据可以佐证,在此不再赘述。后一个原因,既有苹果自身的问题,也揭示了所有手机厂商的痛点。


在库克时代,苹果一直被诟病丧失创新能力,近年发布的历代iPhone在功能上也没有多少创新之处。但研发团队反应滞后,对前沿技术缺乏掌控力,才是最核心的问题——这一点,同样体现在一波三折的VR/AR头显和汽车项目上。


不过受折叠屏技术所困的厂商,也远不止苹果。


艾媒咨询统计的数据显示,国内消费者不购买折叠屏手机的原因中,得票最高的选项是“担心质量问题”,多达67.5%的受访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除此之外,还有36.1%的消费者认为折叠屏手机“性价比低”,24.3%的消费者表示“感受不到折叠屏手机的价值”。



这一调查表明,折叠屏手机虽然人气飙升,但绝不是十全十美,还有不少消费者对其心存疑虑。针对用户的不满、担忧,作出针对性改进、解决折叠屏手机相应的技术问题,是所有厂商的共同任务。


04


需求井喷之际


折叠屏仍有技术难关等待克服


如果说现任霸主三星以及潜在劲敌苹果是华米OV最大外部威胁的话,那么折叠屏手机本身存在的技术难点、用户对现有产品的不满,就是这些厂商需要解决的内部挑战。


客观地说,本土品牌也一直在进步。从去年发布的最新折叠屏手机来看,本土厂商在技术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


其中,vivo的折叠屏首秀X Flod,以配置和性价比作为主要卖点。根据知名科技媒体雷科技的测评,vivo X Fold周边配置“量大管够”:两块120Hz三星钻排E5材质OLED屏幕,堪称折叠屏顶配的后置四摄系统和支持50W无线快充的电池系统一应俱全。8999元的起售价,在同级别机型中也绝对算得上良心。



OPPO Find N2作为第二代产品,则在机身材质、屏幕等细节上费了不少心思。同样来自雷科技的测评指出,和上一代产品相比,OPPO Find N2裸机重量从275G下降至233G,这得益于其采用的全新屏幕骨架材料。而外屏也较上一代产品有大幅升级,采用三星的E6 OLED面板,120Hz的刷新率直接翻倍。



华为Mate Xs 2同样有较好的折痕效果,且在系统、软件上充分发挥了华为鸿蒙的优势。Mate Xs 2全面适配Harmony OS 3,诸如桌面卡片、一屏多应用、自动分类布局、软件主动适配大屏等功能一应俱全。


然而,在核心技术环节,本土厂商并没有优势。


折叠屏手机的核心技术主要有两个:铰链和柔性OLED面板。铰链技术是否过关,关系到折叠程度、折痕,更直接决定了面板的使用寿命。因此,想提高手机质量和用户体验,既要在折叠技术上进行创新,也要靠原材料的升级。


此前引发不少争议的小米折叠屏手机MIX FOLD,槽点之一就是维修价格过高。根据官方公布资料,该机型内屏维修费达到3900元,仅次于5100元的主板。修不起,也成为劝退消费者的重要原因。


不幸的是,在铰链和柔性面板这两个核心环节上,国内厂商暂时远远落后于三星。


以屏幕材料为例。在华为等厂商仍在使用聚酰亚胺薄膜CPI充当屏幕盖板材料时,三星已经研发出了超薄柔性玻璃UTG。和CPI相比,UTG透光性、耐热度都更高,还设置了柔性层和刚性层,使用体验较其他品牌的产品有大幅改善。


此外,大多数顶配折叠屏手机都采用三星的柔性OLED面板。光是这一点,华米OV就被竞争对手牢牢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在铰链技术上,也有同样的情况。


三星主要折叠屏机型采用的U型铰链技术特点在于折叠半径大,折痕更浅且能减少屏幕磨损度。而华为、OPPO等厂商则采用水滴铰链技术,效果和三星已申请专利的自研技术相比有明显差别,优缺点都更明显。比如华为早期产品采用的双旋水滴铰链技术,优点是折痕效果极佳,但问题在于屏幕和铰链无法完全贴合。


苹果这个潜在劲敌固然值得提高警惕,但毕竟尚未正式下场。对抗三星,才是华米OV的当务之急,在技术、供应链上都是如此。


根据ETNews的最新消息,三星计划在1月份的CES 2023上向合作伙伴展示全球首个可折叠+可滑动OLED面板。该消息还没有得到官方确认,媒体和科技爱好者的热情却已经被点燃。再次引领技术潮流的三星,展示了自己在折叠屏手机市场的统治地位。


在过往很多年,三星的技术创新和供应链管理能力都走在中国品牌的前头。如果想迎头赶上,从三星手中夺走折叠屏手机市场的主动权,华米OV们就必须努力弥补差距。


写在最后


2022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荣耀CEO赵明在内部发布了新年致辞,将2022年称作荣耀“孕育能力,蓄势待发”的一年。而对于新一年的期待和目标,赵明重点提到了折叠屏手机。


“面对全球高端市场的蓬勃发展,我们要在全新的高端旗舰手机筑起影像、通信、安全、智慧化的领先能力,并在折叠屏领域打造绝对优势,全面推动折叠屏进入主力机时代。”


其他手机厂商的掌门人虽然不像赵明这样把野心写在脸上,但也从不掩饰自己对折叠屏市场的期待。毫无疑问,折叠屏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未来一年,我们必将看到更多折叠屏新品的面世。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各家厂商的竞争并不是人们最关心的事情。能不能通过良性竞争,不断提升折叠屏手机的性能、解决现有技术难题,才是头等大事。在传统智能手机已经丧失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的情况下,只希望折叠屏这个风口的出现,能为消费者们带来久违的惊喜。


来源:科技美学,价值研究所, 全天候科技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