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工作任务 | 进展成效 | 后续举措 |
B005 | 坚持药剂疫苗与医疗器械制造双轮齐驱,依托专业园区差异竞争、错位发展,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集中引进一批领军企业和拳头产品,确保全年营业收入达到100医院。 | 制定《新医药产业培育2022年实施方案》,走访了19家重点企业、项目单位和4个医药产业园。梳理全市新医药重点关注项目27个,其中省市级重点项目16个,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先后召开全市新医药产业发展推进会、全市新医药产业链半年考核分析会议,全面总结我市新医药产业工作进展情况,分析问题,研究部署下步重点工作。持续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共计外出招商引资10次,其中链长带队6次,推动新签约项目16个、转开工项目10个。对新医药产业前三季度考核情况进行分析,召开高新区新医药产业链工作会,邀请高新区产业链、园区负责人及新医药存量企业代表参会,现场交流了解企业运营情况,梳理问题清单。 | 继续对全市新医药产业重点项目进行跟踪服务,聚力做好大项目的招引,做好年度工作总结。 |
B029 | 坚持以创建“国家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为引领,联合齐鲁医院共建枣庄市人民医院,深化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战略合作,加快推进市中医院二期等项目,积极建设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 | 1.积极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扎实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常态化管理,制定出台了《枣庄市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办法》;定期对各区(市)、枣庄高新区国家卫生城市巩固工作进行季度考核,量化排名,督促整改;组织市、区两级相关人员赴济宁市学习考察国家卫生城市常态化管理经验。启动年度“健康细胞”工程建设项目,推进健康细胞建设单位申报备案、培训指导、区级初评工作;在枣庄日报社开辟专栏,组织开展健康城市建设有奖知识竞赛活动。组织实施全市国家卫生城市巩固和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第三季度考核;筹备开展市级健康细胞和健康小屋现场验收。 2.依托“健康枣庄云”做实全市疫情防控信息化支撑工作,及时更新维护“疫情防控”模块,挂载健康码、场所码、入返枣人员报备等疫情防控应用服务,累计发放健康卡、通行码449万张。优化完善“健康枣庄云”各项诊疗服务功能模块,积极宣传推广,目前累计用户量321万人。扎实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行动,大力推动互联网诊疗与互联网医院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开通互联网诊疗服务医院4家,今年累计问诊1647余人次。制定“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医院7家,已服务635余人次。举办2022年度山东省远程医学技术应用暨远程医学中心远程心电项目枣庄启动会,进一步健全完善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平台搭建及推广应用。 3.加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力度。市政府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就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制定完成了建设方案和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了陈平书记和张宏伟市长“双挂帅”的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枣庄市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运营政策清单》《枣庄市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运营补充政策清单》,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11月18日召开了迎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现场评审工作部署会,传达了迎检工作方案,明确了各部门职责,成立了迎检小组,推进迎检工作快速有序开展。加快市中医医院二期项目建设,目前基础建设工作已完成并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室外道路、管网施工已完成,绿化工程施工正在快速推进,整体项目本年底前全面具备投入使用的条件。省级区域中心建设推进工作正按照任务分解有序实施,其中20条建设任务中,7条任务已基本完成,3条任务部分完成。 4.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积极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定期开展督导,通报结果,完成全市67所省级、市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评估验收,截至目前,全市1393家村卫生室完成了智慧随访设备和康复理疗设备配备,配备率为80.66%。做好乡村医生能力提升项目,明确枣庄市立医院、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峄城区人民医院作为培训基地,遴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医师15名、乡村医生50名。目前我市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占比52.82%。 | 继续做好施国家卫生城市巩固工作季度考核,加强考核结果运用,督促问题整改落实,逐步建立完善的常态化管理机制。结合疫情防控工作,适时开展健康细胞和健康小屋验收命名,强化技术指导,培育样板示范,持续提升建设质量。 加强“健康枣庄云”相关功能的宣传工作,通过微信推文方式详细介绍操作流程。 已完成村卫生室智慧随访设备配备任务,下一步继续强化设备配备。 已完成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占比任务,下一步继续做好乡村医生继续教育培训。 以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推动市5家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继续扎实推进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规范化培训,加快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山东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 |
B406 | 配置“智医助理”系统。为镇、社区、村级医疗机构配置“智医助理”系统1860套,帮助基层提高诊疗能力,规范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智能语音随访。 | 一是召开“智医助理”系统建设项目专题推进会,成立惠民实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枣庄市“智医助理”系统建设工作台账》,确定了专家评审、落实项目资金、进行招投标、签订合同、建设安装、组织人员培训等18项实施流程。二是先后对全国7个县(市)、区卫生健康系统“智医助理”应用情况进行逐一调研,详细了解了全国“智医助理”项目报价、建设内容、运营情况以及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为项目建设做好前期准备。三是先后赴合肥、济南、青岛等地实地考察“智医助理”系统建设应用情况,并结合我市基层卫生现状,制定了《枣庄市基层医疗机构“智医助理”系统项目建设方案》。四是与多家系统公司就项目价格、承建方式、运维服务等进行磋商,遴选确定招投标代理机构。积极沟通市财政局、市大数据局,落实项目预算资金,并于9月9日挂网意向公示。五是反复修订完善项目需求公示,并于10月10日挂网,并修改完善招标文件。11月10日完成项目公开招投标。目前该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正在开展合同起草签订、数据接口对接、系统平台搭建等事宜。 | 进一步压实小组各成员责任,加快推进系统平台建设和数据接口对接,压茬进行操作人员培训,严格项目验收、考核,保证项目按时保质完成,确保年内完成惠民实事建设目标任务。 |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