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精锻董事长夏汉关:我眼中的工业文明

什么是工业文明的基本准则?我和中外管理传媒根据我们的实践与感悟做了几番打磨,并做出了如下提炼:诚信-规则、开放-学习、竞合-协同、品质-高效、专注-永续、共性-积累、团队-创新。

文:夏汉关(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所谓温故而知新,回望过去,方能知其所来,明其将往。

1992年,太平洋精锻正式成立,到今年正好是30年。从起初只是一个规模较小的合资企业,一度甚至濒临破产,到一步步成长为一个上市公司,又一步步取得全球第二的市场地位。这一路走过来,我们也在认真思考,一个企业做得长久究竟靠什么?

有一次我跟中国锻压协会秘书长张金一起聊这个事情,他提到了“工业文化”。张金秘书长提出,当今社会发展的根本是制造业不断发展,所以营商环境的重点应该是适合于制造业建立、发展和进步的生存环境。许多情况下,营商环境被人们简单地理解为“硬件建设”,是经常说的天时、地利和人和的物象化事物。

但物象化的营商环境可以让制造业建立,但无法让制造业在创新中永远进步,走在时代前列。实际上,营商环境最为重要的是必须有“文化”的支撑,这是产业繁荣不衰的根基。如果从企业层面来讲,营商环境中的“文化”就是“文明”,工业文明。人类讲文明,文明说白了就是积累下来的好东西,一个产业的进步需要不断地积累。

太平洋精锻前期的中美合资性质,决定了其文明开放的基因,由此得以借鉴近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工业文明的精髓,进而奠定了公司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30年的发展,经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默默无闻到成为行业标杆,太平洋精锻积累了许多刻骨铭心的东西,我们把这些刻骨铭心的东西进行了见微知著的总结。最终佐证了,不分国家,也不分行业,只要想领先于行业,成为世界品牌,就必须尊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工业文明基本准则。

什么是工业文明的基本准则?我和中外管理传媒根据我们的实践与感悟做了几番打磨,并做出了如下提炼:诚信-规则、开放-学习、竞合-协同、品质-高效、专注-永续、共性-积累、团队-创新。

这就是我们用30年“锻造”的工业文明。所以,这本书不只是讲太平洋精锻30年的故事或者继往开来做的一些按部就班的工作,而是提出了一个对于中国有高度、有引领性的核心主题——工业文明。

当市场竞争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从无序竞争变成有序竞争,能够在常态化竞争中最终胜出究竟靠什么?我就提出,同行不是冤家,合作比竞争更重要。我从产业自身发展过程中看到很多的企业并不是在比创新、比品质、比性能,而是进行同质化的恶性竞争、窝里斗,最后搞得整个行业都出了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企业干到一个阶段的时候就自毁长城。

每个行业都应该有一个生存的生态,这个生态需要行业内所有的同行共同打造和维护。要讲文明,讲规则,要光明正大,不能野蛮。做企业如果心态变歪了就会导致行为不正常,那他就是行业的破坏者,这样的企业是走不远的。就像人与自然一样,一旦把生态破坏了,这个人还能活得好吗?

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在工业领域的具体化,工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该做本分的东西。只有把本分做好,才会形成一种理性思维。就比如法国人的葡萄丰收了,却绝对不会盲目扩产。他们首先会想到如果今年扩产了,把葡萄酒价格降下来,明年葡萄减产了怎么办?其次,葡萄生产是一个生态链条,下游的果农也要维持生产运转,如果今年丰收了就搞倾销,市场搞乱了,明年市场上不来,果农也就做不下去了。所以他们要让这个链条上的所有人都能有收益,让生态链能够正常运转。考虑的是维持一个系统的共益生态。

讲工业文明,还要学会尊重竞争对手,不要把竞争对手说得一无是处。如果别人做得优秀,绝对有成功的地方,既然有成功的地方,我们就应该学习,学习才能知不足。因此要互相促进、互相交流,交流才会不封闭,不封闭才能看到更好的世界。中国当年为什么改革开放?开放不仅是要取人之长,还要纠正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内部的管理、研发、产品等各种能力,这才是王道,是正确的道路。好比武林高手互相切磋,都是点到为止,共同提高,要讲武德,贬低一个人面子里子都不好看。

回到原点,当初创业的初心与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想干一番事业,想成为百年老店,想让投资给更多的人带来回报吗?既然原始的初心是这样,那就要衡量做一个企业是追求短期利益还是追求长期利益?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讲要追求长期利益,那当下做事情就不能短视。

赚钱是必要的,但也不是唯一目的。唯一的目的是让这个企业永续经营,基业长青。永续经营就要考虑产业链相关的各个方面利益。面对企业的游戏规则也好,利益的竞争也好,就要考虑既然是百年老店,就要用一百年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当下的事情。如果只用三五年的套路来玩,那你所有的行为就都是短期的,就没有长远的战略思维,所有做事情的方法也就多是短期行为,短期行为易出问题就不意外。

太平洋精锻志在百年伟业,30 年恰是风华正茂

30年的坚守与发展,我们走出江苏泰州姜堰,投资设立了天津、宁波、重庆、上海等几个地域的子公司,也已走出国门在日本有所布局。展望太平洋精锻的未来30年,一定是全球化布局的30年。

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从传统燃油汽车到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发生改变。我们应该对过去的历史做一些反思,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该如何借鉴创新?同时,也要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或者借鉴同行或海外优秀企业的成功做法,尽可能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或者错误的道路,减少试错的成本。

希望这本由国内著名企业管理传媒服务平台:中外管理传媒为太平洋精锻科技量身精心创作的书,能够成为我们培训新员工的读本,也能成为开拓未来的精神动力。并在进一步做大的过程中,能够使一些优良传统得以传承,不忘初心。

与此同时,太平洋精锻在追赶世界同行标杆的进程中,消化吸收了大量国外先进技术,并进行了二次开发与创新,有我们身体力行的诸多感悟。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窗口,能给社会也给这个行业带来一些抛砖引玉的启发。也希望更多的企业都能够多总结成功之处,为社会的发展多提供一些动力,走到全球制造业的前沿为我们的国家增光添彩。

如果这本书能够让员工、管理者、客户、同行等读了都有所感悟,都能吸收到营养,感受到正能量,那将是功德无量的一件事。也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未来的人提出一些问题,引发一些深思。等再过30年,再来总结时,期待我们能够书写出更加精彩的篇章。

回首过去,历史川流不息,展望未来,精神代代相传。太平洋精锻志在百年伟业,30年恰是风华正茂。面对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我们将带着30年发展的底蕴与积淀,发扬自己实践感悟得来的工业文明初心,继续求索创新繁荣之旅。学习进取,匠心独运,追求卓越,以远见超越未见,从一个中国公司变成真正的国际化公司,成为行业最佳雇主和受人尊敬的企业公民。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