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龙智造工业快报>政策快报>政策详情

推动县域经济竞相跨越进位跃升——解读《推进县域进位战略的实施意见》

查看原文
解读 其他
发文单位:德阳市人民政府 发布地区:四川省 发布日期:2022-12-23
收藏此文章
政策详情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五大战略”, 锚定“四大目标”,推动全市县域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竞相跨越、进位跃升。

目标定位

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全市“一盘棋”,实施县域进位五年攻坚行动,构建以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常住人口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项指标为核心的德阳市县域进位综合评价办法,并与全省先进县对标对表。综合评价采用功效系数法,4项指标权重分别为60%、20%、10%和10%。

主要目标

——旌阳区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超1600亿元。

——罗江区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超330亿元。

——广汉市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超930亿元。

——什邡市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超820亿元。

——绵竹市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超900亿元。

——中江县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超820亿元。

工作措施

(一)产业做强,壮大经济实力

一是集中精力大抓工业。深入实施存量倍增、增量突破计划。优化县域产业布局,旌阳区主要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罗江区主要发展先进材料产业,广汉市主要发展机械装备(汽车)、医药食品、电子信息(传感器)产业,什邡市主要发展食品饮料(烟草)、医药(医疗器械)、先进材料产业,绵竹市主要发展材料化工、优质白酒产业,中江县主要发展机械装备、农产品精深加工、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产业,德阳经开区主要发展机械装备、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末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2027年突破10000亿元。

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旌阳区做优中心城区功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化罗江区白马关等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快现代金融产业发展,打造德阳东湖山科创基金园。提升物流配套能力,建设西部物流节点城市。做优电商品牌,推进中国(德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强化三星堆世界级文化IP保护开发,支持什邡市争创天府旅游名县。

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十四五”末全市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05万吨以上。大力推进德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支持中江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广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做优什邡雪茄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国省现代农业园区10个以上。积极争创全省智慧农业示范区,加快建设四川(德阳)丘区山区智能农机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

四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基本建成四川数据要素产业园,积极纳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枢纽国家节点拓展区。着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工业企业数字化项目实施。加快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设。

五是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和向上争取。坚持招大引强,“十四五”末累计引进“三类500强”、上市公司、行业领军、“专精特新”企业60户以上,签约投资额10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超15个。精准把握政策机遇,各区(市、县)争取中省资金量逐年提升。

六是强化推进高水平开放合作。加快建设开放平台,高标准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德阳协同改革先行区,加快建设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铁路货运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做大做强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国际雪茄博览会等国际展会。深化对外合作,推动各区(市、县)与成都市主城区建立结对共建关系。

(二)城市做美,加快人口集聚

一是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坚持全市“一盘棋”,全面对接成都市城镇空间发展布局,重塑县域经济地理版图。强化中心城区极核引领作用,推动罗江区加快融入中心城区,中江县加快建设市域副中心,做优做强广汉、什邡、绵竹城区和物流港、凯州新城等功能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二是推进城市品质提升。推动中心城区“九纵八横”城市路网加快形成,完成“德阳之窗”和15个城市公园建设,打造文庙、玄珠湖等5大商圈。实施城市有机更新,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实施“十大人才计划”,打造全省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三是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加强龙泉山、九顶山、蓥华山生态建设,打造成都都市圈北部生态屏障。深化大气污染治理。实施农业用地管控修复。促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继续巩固深化“河湖长制”,全面推行“林长制”。

(三)民生做优,促进共同富裕

一是持续推进富民增收。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是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优化配置城乡教育资源,支持城市医院与县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巡回医疗和远程医疗,健全15分钟医保服务圈。推进养老事业发展,适度提高适龄生育水平。

三是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十四五”末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四)基础做牢,积蓄发展动能

一是加强城乡路网建设。织密成德同城化交通网,加快建设天府大道北延线、G5成绵高速扩容、市域铁路S11线,持续开行公交化动车,优化完善公交线、摆渡线。着力提升县域通达度,优化农村公路网络。

二是加快农林水利设施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持续推进德阳市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三是加强能源通信保障。加强电网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完善电力供给结构,积极发展储能电站。健全城乡天然气输配网络和产供储销体系。提升通信保障能力,全域部署5G网络。

(五)责任做实,严格考核激励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督促各地比学赶超。对县域进位实施综合评价、重点考核。各区(市、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扛起县域进位主体责任。

二是激励创先争优。鼓励和支持各区(市、县)争创全国百强区百强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对在县域进位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区(市、县)、单位和个人在提拔重用、晋级记功、表彰表扬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三是精准落实容错纠错和澄清保护机制。积极保护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稳妥有效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消除顾虑。(记者 陈晓霞)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