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千里马常有,伯乐亦常有

“伯乐计划”是拓展引才渠道的新思路,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企业在具体执行中需明确细则,加强宣传,为行业打个样,避免“走了样”,真正发挥出引才作用

一千多年前,中国唐代散文大家韩愈忧心忡忡地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日前,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启动了“伯乐计划”。据了解,中国煤科全体正式职工均可以当“伯乐”。被推荐人正式通过试用期后,推荐人即可申请“伯乐奖金”。“伯乐计划”从制度层面明确,发挥企业职工“朋友圈”优势,鼓励企业职工成为“伯乐”,发现更多“千里马”,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伯乐计划”不见得能完全解决韩愈的烦恼,却也是拓展引才渠道的一个新思路。相比于传统的人才引进途径,“伯乐计划”有其独特优势,特别是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

一是节约企业招聘成本。中国煤科为成功引才的“伯乐”提供了丰厚的奖金,奖励额度最高可达10万元。这个奖励力度已不小,但与市场化招聘的花费相比,仍是划算的。据了解,通过人才服务公司,高端招聘的费用一般是人才年薪的20%至35%。而中国煤科期待引入的院士等高端人才,其年薪大概率超过50万元。其他层级的高端人才招聘也都花费不菲。

中国煤科的“伯乐计划”在煤炭行业似乎很新鲜,但其本质就是从制度上鼓励职工内部推荐,其他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已有所尝试。比如,几年前一些互联网企业就会在大规模的校园招聘之前,通过内推提前锁定部分优秀毕业生。毕业生也更倾向于内推,因为部分互联网企业通过内推应聘可以不参加笔试。如果通过内推招到了合适的人,那么企业和应聘者都节省了成本。

二是化整为零,让招聘结果更匹配。企业专职负责招聘的职工数量有限。他们需要从海量简历中筛选出符合用人部门基本要求的候选人,受限于客观条件,难免会遗漏符合条件的候选人。“伯乐”并不专门负责招聘,而是正好认识某个适合岗位的人。只是多了几句闲聊,他就可能了解得更加深入,推荐更匹配的候选人。“伯乐”还可以在一定层面上为候选人答疑解惑,让应聘者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发展前景、工资福利、工作环境,判断企业文化、岗位等是否适合自己,提高人岗相适水平。

三是有助于吸引非煤炭行业院校的优秀毕业生。近几年,煤炭行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应对碳达峰碳中和挑战,转型发展蹄疾步稳。随着智能化建设、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的推进,行业对计算机、材料化学等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隔行如隔山,非煤炭行业院校的优秀毕业生、社会人才可能对于煤炭的认识仍是“老大黑粗”“落后”,对于各大煤炭企业的实力也不甚了解。就像企业在招聘时会受传统思维限制一样,毕业生应聘亦是如此。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多想去当老师,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一门心思要进互联网“大厂”。有时候不是不想,而是没有意识到、不知道煤炭企业竟然也有合适的岗位,而且综合待遇还挺好。煤炭企业职工甚至只需在校友群、同学群中转发一份招聘信息,就有可能更精准地吸引到期待的候选人。

“伯乐计划”固然有其优势,但毕竟刚刚推出,实施效果仍需时间检验。再好的政策制度,都需要良好的执行才能落到实处。在具体执行中,期待企业明确细则,加强宣传,让更多职工了解计划,积极参与到计划中;利用好企业办公系统,通过信息公开等方式,真正发挥出“伯乐计划”的引才作用,在探索中总结经验教训,为行业打个样,避免“走了样”,让千里马常有,伯乐亦常有。

人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源,也是发展的动力和目的。围绕人力资源,现代企业管理发展总结出一整套理论知识。煤炭行业有不少底蕴深厚的国企,高度重视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出许多有效的经验做法。这些经验需要传承下去。但同时,煤炭企业也要广泛了解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做法,去粗取精,借鉴经验做法,大胆创新,引入、培养好、用好各类人才,进一步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

扫码在手机端打开页面
版权声明: 转载本网站原创作品,需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得擅自修改标题。若违反本声明,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编辑:张莹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