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便于公众了解《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构建新型为农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现将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文件制定背景和依据
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以下简称“三位一体”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要农村改革,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位一体”改革工作。袁家军书记专门批示要求“研究制定我市农业农村‘三位一体’改革方案”,胡衡华市长作出明确要求。李明清副书记、郑向东副市长部署推动落实,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改革举措。六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后,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构建新型为农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24〕38号)。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由区供销社牵头拟定《关于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构建新型为农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
二、文件制定过程
(一)成立工作专班。为推动我区“三位一体”改革,区供销社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合作与经济发展科同志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开展专题调研、政策研究、文件起草等工作。
(二)充分征求意见。初稿形成后区供销社于5月邀请区政府办公室、区农业农村委、区商务委、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邮政管理局、人行永川分行、农行永川支行、重庆农商行永川支行、邮政储蓄银行永川支行开展座谈会,针对初稿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充分的讨论;6月形成了《关于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构建新型为农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征求意见。6月24日—7月1日,《关于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构建新型为农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通过永川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面向社会各界、群众公开征求意见。
三、文件主要内容
《关于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构建新型为农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总体要求。围绕建设联农带农富农,构建我区特色产业化项目和市场机制,以农合联为大平台的农业农村大合作、大服务、大产业全面发展的新型为农服务体系,一体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大服务。设置了2027年定性目标和定量指标。
(二)构建以农合联为纽带的为农服务大平台。从规范组建农合联、建好建强服务载体、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分类完善服务功能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方法路径和运行机制,明确了组建区域农合联、建设两级为农服务中心等具体措施。
(三)全面推进农业生产联合合作。从推动农村市场主体联合发展、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和手段、三个方面设立建设目标和具体形式,积极探索城市人才入乡就业创业新路,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涉农企业扶持政策与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四)大力推进供销服务深度融合。从推动流通设施共建、推动流通渠道共用、推动农产品品牌共育、强化重要物资保供四个方面推动各相关主体联合,深入开展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整合农村服务资源,打造“金字招牌”,提高粮食生产安全和重要农产品应急保供能力。
(五)创新推进信用服务协作联动。从创新农村信用评价服务、创新涉农信贷产品、扩大农村普惠金融覆盖面三个方面细化信用评价要求并落实责任主体,推动信用体系的完善,提高普惠金融的力度。
(六)保障措施。分别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改革协同、加强政策支持三个方面明确具体措施。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