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现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利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研究制定了《科技创新平台筑基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德州市科学技术局
德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德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德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德州市财政局
德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德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德州市农业农村局
德州市商务局
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德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9月27日
科技创新平台筑基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现科技资源高效配 置和利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就实施科技创新平台筑基攻坚行动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市科技创新大会部署, 以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总抓手,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着力实施科技创新平台筑基攻坚行动,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二、 主要目标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梯次培育体系,到2025年,每个县市区至少争取1个以上省级创新平台;建设10个以上市级创新平台; 培育30个创新平台后备资源。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培育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以上重大创新平台,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突破一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 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强化产业技术供给,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三、 重点任务
重点围绕全市12个标志性产业链发展需求,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平台筑基攻坚行动。
1.高标准建设实验室体系
深入实施实验室体系重组攻坚行动,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积极争创山东省实验室,创建一批省重点实验室。支持实验室承担重大科研任务,推动实验室跨单位、跨体制组建核心团队开展协同攻关,产出一批原创性、战略性重大创新成果。到2025年,重点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培育建设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0家。(责任部门:市科技局 )
2.推动产业创新平台提质升级
鼓励企业重点围绕我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各类中心在行业创新中的支撑作用,组织开展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为工程技术研究、设计、试验和咨询等提供服务。全力争创国家体育高端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到2025年,重点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绿色化工、高端装备、食品加工等领域,培育建设市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70家。(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围绕区域性、行业性重大技术需求,鼓励企业、高校院所、 科研机构和其他社会力量,布局建设一批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主营业务科技化、运行机制市场化、人才团队市场化的独立法人新型研发机构,开展技术转移、衍生孵化、技术服务等创新创业活动。到2025年,培育建设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0家以上,市级新型研发机构30家以上。(责任部门:市科技局)
4.推动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
高标准、规范化建设一批省级、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实现人才、项目、平台、资金一体化发展和共性技术高效供给。持续推进产才融合、科教融合、校地融合,打造面向京津冀鲁的科教产协同创新共同体。支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基础设施等资源优先在创新创业共同体布局。(责任部门:市科技局)
5.推动标志性产业链创新中心建设
深入推进标志性产业链“一链三中心”建设,支持标志性产业链"链主型"企业及链上企业建设各类创新平台。支持"链主型" 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以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链条延伸为重点开展攻关,加快产业链自主创新步伐。(责任 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体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标志性产业链牵头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6.加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层次专家工作站建设鼓励企业引进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博士等高层次创新人才,建立务实高效的柔性引才机制。以创新需求为导向,以政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建立一批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层次专家工作站,带动更多人才(团队)和技术成果在德州落地。 到2025年,新备案省院士工作站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 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5家、高层次专家工作站1家。(责任部门: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顶层设计
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协调科技、发改、工信、人社等职能部门,以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各类平台之间相互衔接,提高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质量和效益。(责任部门: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二)完善体制机制
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优化平台布局,强化过程管理,提升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水平。健全绩效评价机制,推进科研体制改革和科研诚信体系建设,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责任部门: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三)强化绩效评价
完善科技创新平台运行管理制度,建立绩效管理和有序退出机制,按照“科学合理、公平公开、奖优罚劣、动态管理”原则,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运行绩效评估,通过绩效评估以评促建,推动科技创新平台规范运行、科学发展和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责任部门: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四)营造创新生态
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长机制,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对重点科技创新平台的资金支持。切实发挥科技创新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导向效应,引导构建多元化投入模式。积极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品牌,强化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品牌创新联动,选树一批创新机制活、研发能力强、产业带动明显的科技创新平台。充分放大品牌的示范引领效应,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发展壮大的浓厚氛围。(责任部门: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