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智造工业快报>政策快报>政策详情

《重庆市渝中区地震应急预案》解读

查看原文
解读 综合政务
发文单位:渝中区人民政府 发布地区:重庆市 发布日期:2023-05-22
收藏此文章
政策详情

《重庆市渝中区地震应急预案》解读

近日,区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重庆市渝中区地震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现就《预案》有关内容作如下解读。

一、修订背景

2019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健全应急预案体系,落实各个环节责任和措施。重庆市机构改革后,2012年修订颁布的《重庆市渝中区地震应急预案》(渝府办发〔2012〕183号)难以满足改革后的新要求,应急预案涉及的很多部门和单位在地震灾害应对处置方面的职责发生了变化,需要尽快按照机构改革要求,对我区地震灾害应对处置的工作机制和职责分工作出调整。按照《重庆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渝府办发〔2022〕37号)有关规定,我区组织开展了应急预案的修编工作。

二、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总则。明确预案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灾害分级、应急预案体系等。

第二部分,组织指挥体系。明确区级组织指挥体系(区地指)及成员单位职责。

第三部分,监测预警。包括了地震监测、地震预报、预报应对、预报调整和解除、地震预警等方面内容,明确了地震预报类型、地震预报统一发布程序及地震预报发布内容。

第四部分,信息报告及发布。包括震情速报、灾情速报、信息发布等三方面内容,明确了信息上报流程、信息发布方式及信息发布内容。

第五部分,应急响应。一是明确应急响应级别,将我区地震灾害应急响应由高到低分为I级、II级、III级、IV级;二是明确震后72小时内及震后72小时后响应应急措施,从应急指挥与协调、人员搜救、伤员救治、交通管制与治安维护、灾民疏散与生活安置、信息发布与舆情引导等方面,规范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措施;三是明确地震谣言事件应对措施,及时平息地震传言,做好新闻发布与舆论引导工作;四是明确响应级别调整和终止条件,根据灾险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来确定响应级别调整和终止。

第六部分,指挥与协调。明确了不同级别地震灾害发生后对应的应急处置与指挥调度。

第七部分,灾后恢复与调查评估。明确了短期灾民安置的形式、安置点的管理、灾区卫生防疫及社会救助渠道。

第八部分,应急保障。明确了队伍保障、经费保障、物资装备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治安秩序保障、应急避难场所保障、基础设施保障以及预案的宣传培训和演练。

第九部分,附则。规范预案管理,预案解释与实施相关内容。

三、修编的主要内容

《预案》根据重庆市机构改革后的各部门职能调整的变化,重新修改、完善各相关部门作为区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救援指挥部成员单位的职责;增加信息上报流程图、预警响应流程图、应急响应流程图等;调整应急预案监测预警部分,区分地震预报及地震预警,同时明确预报的应对行动;结合黄金救援72小时的理念,区分震后72小时内及震后72小时后开展的行动措施;增加地震灾害应对时的应急处置与指挥调度工作内容,进一步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