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青岛市人民政府同意,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于2022年12月15日印发《青岛市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工赋青岛·智造强市”实施方案(2022-2025年)》(青工信字〔2022〕92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处于核心地位,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近年来,青岛市坚持把工业互联网作为串联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脉络,通过实施“工赋青岛”和“四新领航”专项行动,率先探索打造以平台赋能百业改造、以数据驱动千企升级、以场景支撑应用落地的新型工业化“青岛样板”,典型案例被工信部在全系统推广。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连续四年位居国家“双跨”平台首位,全市累计上线特定行业特定领域平台达到40个,服务企业近9万家。搭建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场景赋能公共服务平台,已注册企业5000多家,发布需求近9000个,达成合作意向超过900个。运营全国首个政企合作、市场化运作的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快速集聚各类生态资源400万家。
为贯彻落实国家加快数字化发展战略部署,全面打造“工赋青岛·智造强市”城市品牌,加快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鲁政字〔2022〕201号)要求,在多次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研究形成《实施方案》。
二、《实施方案》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实施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落实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发展战略,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工业互联网引领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引领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打造新型工业化“青岛样板”。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基本实现全覆盖,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0%以上,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接近9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以上。保持产业数字化领先优势,创建国家“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和“智能制造先行区”的总体目标。并在“工赋青岛”模式持续引领、“智造强市”转型成效凸显、数字基础设施显著增强、原生产业生态高端集聚等四个方面,制定了具体转型目标。
三、《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突出开创性、引领性、实操性,充分吸收《山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2-2025年)》《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规划(2022-2025年)》相关要求,延续创新《加快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实施“工赋青岛”专项行动计划》《青岛市工业互联网“四新领航 能级跃升”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工作部署,围绕“工赋青岛 制造强市”城市品牌建设,抓住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牛鼻子”,提出4大模式,8大行动,20项重点工作。
模式引领部分从做强平台生态建设模式、做强应用场景赋能模式、做强区域协同推进模式、做强国际开放合作模式等四个方面,坚持以工业互联网构筑“数字青岛”产业底座,率先以平台赋能百业改造、以数据增益千企,不断完善“青岛能突破、山东能推广、全国能借鉴”的工赋模式。
专项突破部分提出了数字领航企业培育、智能工厂千企改造、数字技术核心突破、产业集群链式协同、网络安全能力跃升、数据要素价值提升、基础设施更新迭代、原生产业集聚倍增“八大行动”,以期激发市场内生动力和持续活力,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全流程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开创新技术赋能、新业态筑基、新模式驱动、新产业倍增的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
保障措施部分则从强化统筹协调、强化政策支持、强化人才支撑、强化合作交流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有关措施,系统谋划和推进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
下一步,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抓好文件落实和政策落地,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再上新台阶,更好助力我市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建设。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