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制定背景及意义
为确保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有序、高效开展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所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突发事件医学救援应急预案(试行)〉的通知》(泸市府办发〔****〕**号)要求,区卫生健康局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编制了《泸州市龙马潭区突发事件医学救援应急预案(试行)》(以下简称《预案》)。《预案》明确了九个方面内容,指导全区有序、高效组织实施突发事件医学救援工作。
二、编制过程
****年*月,启动《预案》编制工作。****年*月,形成《预案》初稿,并进行反复修改。****年*月,印发征求意见稿,征求各街镇人民政府、区级相关部门(单位)意见建议。修订形成《预案》送审稿。
三、主要内容
《预案》包括总则、事件分级、应对分级与响应分级、组织机构、应急处置、医学救援的评估、医学救援的保障、附则、附录九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预案》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明确提出适用于泸州市龙马潭区范围内发生突发事件时,区卫生健康局在同级人民政府或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开展紧急医学救援工作。
第二部分,事件分级。根据突发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依据四川省突发事件医学救援事件分级标准,将需要开展紧急医学救援的突发事件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和一般(IV级)四个级别。明确每级事件划分标准,其中区级负责一般医学救援事件(IV级),标准为:(*)一次事件造成*—*人伤亡;(*)区政府或区级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紧急医学救援工作的一般突发事件。
第三部分,应对分级与响应分级。应对原则为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医学救援事件,由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动员全省医疗卫生力量应对,市、区县履行属地责任,开展先期应对。较大医学救援事件由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动员市域内医疗卫生力量应对,事发地区县履行属地责任,开展先期应对。一般医学救援事件由事发地区县卫生健康局组织应对,必要时申请市域内省、市医疗卫生力量支援。
明确响应分级。区级负责的一般医学救援事件,根据其突发事件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和紧急医学救援难度,区级医学救援应急响应从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明确每个分级响应评判依据。
第四部分,组织机构。区政府是全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关,突发事件发生后,区卫生健康局在区政府或专项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做好突发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工作。预案明确区紧急医学救援领导小组、现场紧急医学救援指挥部、专家组、救援队伍的组成和职责,以及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紧急救援***指挥中心、采供血机构以及化学中毒、核辐射医学救治机构在紧急医学救援时的职责。
第五部分,应急处置。提出区级医学救援一级响应、二级响应的具体措施。明确紧急医学救援时信息报告、发布相关要求。明确应急响应终止标准。
第六部分,医学救援评估。医学救援应急响应终止后,区卫生健康局应在*周内,组织有关人员对突发事件的救援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评估。
第七部分,医学救援的保障。包括队伍保障、信息保障、物资保障、经费保障、协同保障以及普及教育和培训演练、社会动员等七个方面内容。
第八部分,附则。根据突发事件医学救援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第九部分,附录。包括四川省突发事件伤员伤情评估参考标准、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信息初次报告格式、突发事件伤员救治情况统计表三个具体要求。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