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智造工业快报>政策快报>政策详情

中小企业就业景气变动与政策应对

查看原文
发文 司法公安 建材
发文单位:重庆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发布地区:重庆市 发布日期:2022-10-18
收藏此文章
政策详情
您当前为: 游客状态 ,文中隐藏内容,仅对会员开放, 登录 后查看更多详情内容。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1553-660
政策详情

在各类市场主体中,中小企业更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稳定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推动其吸纳就业能力的不断提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稳就业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小企业以其吸纳就业数量多、占比高和容量大,成为承载这项战略任务的主体。但在各类市场主体中,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更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因此,稳定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推动其吸纳就业能力的不断提升,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小企业就业景气指数趋势性下降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每季度联合发布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以下简称CIER指数),反映我国就业市场的整体走势及景气程度。该指标采用智联招聘全站数据分析而得,通过不同行业和职业、不同地区和城市、不同企业类型等供需指标的动态变化,反映就业市场上职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例变化,进而起到监测中国就业市场景气程度变化的作用。

最近几年,中小企业就业景气指数波动较大,且有趋势性下降的态势。****年一季度,受疫情突发影响,CIER指数明显下降,而后国家采取了包括社保减免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景气程度有所回升。****年度*月曾回升至*.**的较高位置,尽管其随后下降,今年*月降至*.**的历史低点,但仍未跌破*的临界点水平。而中小企业CIER指数,在****年曾达到*.**的历史高位,此后持续下降。今年以来,该指数大部分时间处于低于*的水平。

不同于CIER指数反映白领群体就业占主体的情况,中国就业市场的蓝领指数(简称为BLUE指数)是反映制造业以及服务业等蓝领职业群体就业景气变化的重要指标。****年以来,蓝领指数不断上升,特别是从****年下半年开始,国外疫情导致供应链中断,我国贸易出口订单大幅度增加,该指数不断上升。至****年二季度,曾达到*.**的历史高点,现实中表现为“招工难”现象。随后,尽管该指数开始急剧下降,但迄今仍保持在*.**的较高水平。而中小企业蓝领指数****年以来趋于上升,但自****年**月达到*.**的历史高点后,便开始不断下降,目前已跌破*。相比总体蓝领就业市场,中小企业明显处于不景气状况。这种变动既来自生产收缩导致的招聘需求下降,也来自求职人数大幅上升。

基于招聘平台大数据运用事件分析法的研究表明,疫情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冲击和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对中小企业影响程度更大。疫情以来,在中小企业新的用工需求增长中,以主播和新兴数字化相关的行业或职业增长较多,而教育培训和房地产等行业,用工需求降低明显,景气程度下降较快。

中小企业就业市场景气趋势性下降的原因

****年以来,中小企业就业市场受疫情影响较大。尽管疫情后国内消费需求释放以及出口需求激增,使得中小企业就业市场景气度有所回暖,但****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内部有效需求不足和国际供应链的价格冲击,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再度下降,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就业市场景气度也较低。

白领和蓝领两个就业市场景气的趋势性下降,既有不同原因,也有相同原因。CIER指数下降更多与应届毕业大学生供给不断增加有关,而蓝领指数则更多与进出口等国内外经济活动的变化密切联系。目前,中小企业就业市场景气程度总体偏低,无论是CIER指数还是蓝领指数,在排除季节因素之后,仍表现持续下降态势。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疫情对中小企业岗位创造和招聘需求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旅游、餐饮和住宿等行业属于生活服务业,其最大特点是要与人接触。而这种与人接触频繁的行业,极易受到疫情影响,其影响也更为严重。两年多来,疫情散发或频发导致这些行业经营状况不佳,故岗位创造能力不断下降,新增招聘需求相应减少。

二是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小微企业的注销数量相较同期明显增多,在全部市场主体中,小微企业注销数量占比已超过**%。截至今年*月**日,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达到*.**亿,其中小微企业占市场主体比重为**.**%。虽然市场主体数量仍在上升,但今年*月小微企业市场活力指标有所下降。

提升中小企业就业市场景气的建议

中小企业就业市场趋势与宏观经济总体状况基本保持一致,无论其招聘公司数量、岗位数及人数等均受到经济活动景气变化,特别是疫情的影响。****年上半年,无论CIER指数或蓝领指数,排除季节因素外,其下降幅度均有所增大,显示整体经济受到影响。在此过程中,中小企业的生存危机使其承受更大的就业市场压力。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是要研究制定并及时推出稳定中小企业及其员工生存的措施。应借鉴国际经验,可对中小困难企业延后还债期限,降低其生存压力。同时,要研究构建中小企业低收入家庭群体收入申报系统,据此发放现金补助或消费券,缓解因疫情影响造成的生存困难。

二是要提升中小企业岗位创造能力,并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人力资本投资支持。通过扩大加速折旧实施范围,简化申报手续,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提升中小企业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的能力和规模。启动中小企业千亿人力资本投资计划。通过政府与培训平台构建合作模式,定向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数字化应用和培训服务,大幅提升员工的数字化本领,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人力资本投资支持。

三是要扩大高校毕业生的“见习计划”实施范围。除针对失业大学生外,可将“见习计划”前移至高校在校学生,缩小高校与企业对职位需求的认知差异,提高人才培养与实践要求之间的匹配度,增加中小企业的人才储备。另外,要充分利用劳动力调查数据库,深入分析青年劳动参与率、退出劳动力市场人员、长期失业人员等指标变化和成因,制定更为精准的促进青年就业政策,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

四是建立各项重大政策出台前实施就业效果评估的制度。各项重大经济和社会政策出台前,均需经过科学的就业政策效果评估流程,对政策将对就业产生的影响进行科学预判,若对就业影响较大,应提前制定补救预案,或延缓实施。各级政府要切实提高对就业优先政策重要性的认识,最大程度落实中央就业优先发展战略的要求。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