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秦岭办:
按照要求,现将我局2022年度上半年秦巴生态保护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为了加强对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领导,建立生态环境整治工作长效机制,我局成立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科技领域有关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定期不定期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题会,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组织系统全体干部进行了深入系统学习,通过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守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始终做到“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进一步认识到秦岭对于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尤其是我县各行政区域均属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范围,要求全体干部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主人翁意识,把贯彻落实秦岭生态保护作为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检验,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结合科技工作、中药产业发展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利用各类宣传平台开展宣传活动。一是借助各类会议活动开展宣传。定期召开经营主体培训会、问题整改会,对中药材经营主体、种植企业和种植养殖大户进行培训指导,宣传政策的同时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贯穿始终,严防在种植养殖过程中有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发生。要求各项目实施主体在科技项目申报中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申报、立项、实施中严格遵循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对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项目积极予以申报支持,对破坏生态的项目严格把关,不予立项申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监管,定期对项目实施单位进行检查,发现违背生态环境保护的,立即责令停工整改。对种植养殖中环境污染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指导企业、合作社、农户按照规范化操作规程进行种植养殖,不该施的化肥不施,不该用的农药不用,养殖户将粪便集中清理处置,不乱排乱放,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及种植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二是借助科技培训开展宣讲。利用在全县各镇村举办科技培训的机会,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融入其中,引导群众合理开发,保护植被,种植中药材过程中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针对不同的人群分别采取植被保护、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城镇乡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全方位多层次知识宣讲。三是在系统内部广泛宣传。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生态环境保护标语,在醒目位置张贴宣传画,在系统内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舆论氛围,教育引导身边亲友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予以监督举报,形成人人监督、共建绿色家园的共识。
3.强化示范引领,促进成果应用。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加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浙江理工大学、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院校深度合作,利用我县天麻、杜仲、黄精、林麝等优势中药材资源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应用,补链延链强链,提升附加值,同时维护生态平衡,拯救野生濒危动物资源;通过已聘请专家提供智力支持,提升略阳中药产业规范化种植程度,加快产品研发,促进成果应用;利用我县58.6万亩杜仲资源优势,开展杜仲品种改良研究,在保护植被,防风固沙,维护生态的同时,通过杜仲资源综合开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全力打造科技示范园区,发挥园区引领示范带动作用,通过专家引领、示范带动,使科技成果在经营主体、加工企业进行转化,对于科技含量高、效益明显的成果向秦岭区域引进、推广和转化,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资金优势。
二、存在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保护环境,就是维护我们美丽家园,目前,仍有部分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不重视,没有切实树立主人翁意识,作为秦岭生态的守护者,我们要引导身边群众从小事身边事做起,形成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浓厚氛围。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1.广泛宣传动员。为确保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深入开展,以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主要内容,加大环保宣传力度,狠抓农村环境保护知识、法制观念和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利用宣传栏、板报、电子显示屏、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从而充分发动辖区各机关、单位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努力营造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2.严格审查把关。在科技项目征集、审查、立项方面,优先立项实施绿色循环发展的项目,对破坏生态的项目坚决不予批准。对科技项目申报中涉及养殖、加工、流通各环节彻底排查,彻底查清,彻底整治,彻底查处,完善长效机制,切实树立保护优先理念,不以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3.成立科创平台。搭建科创平台,对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实体化运行天麻、杜仲、黄精、乌鸡、林麝五个产业研究院,开展绿色生态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工作。以科技为支撑,实现资源有效开发利用,切实将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产业优势变为资金优势。
4.开展环境整治。一是对卫生责任区环境卫生进行专项整治,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清理整治,拆除影响街容街貌的旧广告牌、旧横幅、标语等,确保责任区卫生干净整洁。二是对包扶村进行环境整治。在群众中做好宣传动员,引导群众自觉保护环境,养成良好习惯。结合乡村振兴、小城镇建设和城乡整洁行动等活动,不断改善基础设施现状,提升环境卫生质量。三是进行病媒生物防制。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病媒生物综合防制方针,积极开展综合防制,通过综合防制,使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得到有效控制,鼠、蚊、蝇、蟑螂密度达到国家标准。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