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全省稳定经济运行工作会议精神,聚焦聚力“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了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二批)。
一、出台背景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围绕“稳中求进”、促进高质量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了三批政策清单,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出台了市级第一批政策清单。从评估情况看,各项政策扎实落地,取得了稳定经济运行、增强市场信心的良好成效,为推动实现首季“开门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58.23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6、0.2个百分点。一是工农业生产有力有序。一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48.2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居全省第6位。全市161万亩小麦长势好于预期,秋粮种植意向223万亩,预计全年粮食面积384万亩。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高于全国、全省4.5个和4.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二是项目建设进展顺利。1-4月份,856个省市县建设类重点项目开工率81.5%、投资完成率36.1%,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9.9、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三是消费外贸稳步增长。1-4月份,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78.94亿元,同比增长8.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7.5、6.2 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787.9亿元,同比增长14.7%,总量和增速分别居全省第4位、第7位。全市实际使用外资2.37亿美元,同比增长60.9%,居全省第4位。四是财政金融运行稳健。1-4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1.07元,增长2.2%,高于全省5.5个百分点。4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30.59亿元,同比多增95.89亿元。五是转型发展态势良好。1-4月份,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3%,高于全部工业增速27.8个百分点。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21.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5.6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5.6%,高于全省30.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六是市场信心总体稳定。截至4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30.7万户,同比增长7.2%,万人拥有市场主体户数居全省第6位。其中私营企业9.5万户,增长12.3%,高于全部市场主体增速5.1个百分点。
为持续巩固经济稳中提质势头,不断扩大政策供给,市委、市政府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深入分析评估经济运行情况,聚焦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针对性研究制定了我市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第二批政策清单。
二、政策制定原则及过程
按照全省稳定经济运行工作会议精神,市政策研究专组牵头各部门单位,突出问题导向,组织开展针对性政策研究,对接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33条政策措施和省第三批政策清单,研究提出了市级政策清单。起草过程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提出明确要求,市政府多次组织专题会议,开展会商研究。经过反复论证、征求意见,市级政策清单于5月31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东政发[2022]5号文件印发实施。
政策制定着重把握了三方面原则:一是突出重点领域。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围绕疫情防控、扩大投入、稳定进出口、发展房地产和建筑业、保障就业、改善民生、推动产业转型等方面,分行业、分领域打开分析,立足市情提出具体举措;二是突出关键环节。聚焦制约经济运行的难点堵点,突出降低企业成本、畅通人流物流、强化要素保障、支持企业纾困、促进创新发展等关键环节,研究针对性强的政策举措,回应企业诉求,助企纾困解难;三是突出政策实效。注重筛选论证,加强奖补类政策的可行性和资金保障研究,注重机制措施类政策的合规合法性分析,强化横向纵向各类政策之间的衔接,确保取得实效。
三、主要内容
我市第二批政策清单,共包括6个方面、45项政策。
(一)助企纾困解难。突出应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压力,聚焦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问题,提出了11项针对性措施。其中,围绕保障物流畅通,提出暂停普通国、省道疫情防控服务点检查工作,保障重点物资运输车辆跨省及省内运输需求。围绕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纾困,对存在还款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银行机构采取展期、借新还旧、无还本续贷等形式,帮助企业做好资金接续。围绕降低外贸企业汇率风险,鼓励担保公司对中小微外贸企业开展汇率避险担保试点,市级财政安排资金进行补贴。围绕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社保费缓缴等政策,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向市场主体减费让利,推动阶段性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降低市场主体用水用电用气用网等成本,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二)稳定经济运行。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提出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本次政策清单从减税退税、资金保障、重点行业发展等方面分类研究推出9条政策措施。其中,落实退税减税降费政策,加紧办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留抵退税,2022年6月30日前基本完成集中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拨付使用进度,做好2022年已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拨付使用工作,力争8月底前基本支出完毕。鼓励银行机构开展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的贷款,以及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资金支持比例由1%提高至2%,引导和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贷款。放宽商品房预售许可条件,缓缴综合配套费,实行土地出让金分期缴纳,支持房地产产业健康发展。
(三)扩大有效需求。落实省委、省政府“扩需求十大行动”,整合要素资源,从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刺激消费、推动外贸提质等方向出发,提出了13条具体政策,着力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其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22年新改建农村公路230公里,改造危旧桥梁12座,完善重要村道安防工程150公里,加快推进广利河、褚官河等中小河流治理,胜利灌区、东水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南堤水库增容改造等重点水务工程,加快刁口500kV汇流站、500kV渤海变电站建设。围绕刺激消费,发放汽车消费券、家电消费券,开展促消费系列活动,执行全市国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首道门票5折票价优惠政策。围绕推动外贸保稳提质,推动外贸企业与航运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缓解企业海运不畅等问题;加强“银企担”对接,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企业汇率避险提供担保服务,提升汇率风险应对水平;组织好广交会、高交会等线上线下展会,2022年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市场举办5场出口商品云展会,助力企业开拓市场。
(四)支持创新创业。围绕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支持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提出了3项政策。一是提升创新创业平台能力,对新认定备案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经绩效评价优秀的,市财政给予10万元的后补助支持;对认定为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或孵化器、众创空间,根据绩效评价情况,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二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产学研合作,设立市科技创新奖,激励科研人员创新。三是推出“东青惠企贷”扶持青年创新创业贷款项目。面向青年创业者、青年企业家、乡村“好青年”等群体,连续3年每年提供3500万元优惠利率(一年期LPR+50BP)信贷资金支持。
(五)加快动能转换。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坚定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壮大,经济提档升级态势强劲,发展后劲支撑夯实塑强。第二批政策清单中,针对发展数字经济、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谋划提出了4条政策措施。其中,鼓励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对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国家级“水效”领跑者企业,在技术改造项目中予以优先支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市财政安排3000万元,以发放服务券的形式,鼓励符合条件的市内中小企业和制造业企业购买工业互联网创新技术和产品。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对获批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市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500万元资金给予奖励。支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财政及国有资金投资建设项目工程款拨付进度,2022年6月底前兑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缓解建筑业企业资金压力。
(六)保障改善民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医疗、卫生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不断增加高水平公共服务供给。政策清单围绕医疗、养老、应急保障三个领域,细化提出了5条务实有效的措施。其中,争取省级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与山东省立医院合作共建东营市人民医院,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合作共建东营市中医院,推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与河口区精神卫生中心、广饶县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共建医联体,引入省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脱贫攻坚过渡期内,将低保边缘家庭成员、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等困难群体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超过3000元以上部分按照50%的比例予以救助。加大特困群众帮扶力度,设立慈善“救急难”专项基金,健全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有效衔接机制。
四、组织实施
围绕政策实施,我市将健全机制,完善措施,狠抓推进落实。一是制定出台实施细则。按照市场主体能看懂、好操作的原则,由各项政策牵头单位会同相关责任部门,尽快出台具体实施细则,逐项政策明确申报要求、享受标准、起止时限、报送渠道等,并在责任部门门户网站予以公开发布,及时通过各类渠道向政策支持对象推送。二是抓好政策清单宣传解读。扩大政务公开力度,通过电视、广播、纸媒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深入系统阐释政策内容和实施细则,全面提升政策知晓度和覆盖面。三是抓好政策清单贯彻落实。各牵头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全面抓好推进实施。市政策研究专组定期开展政策落实情况调度,适时开展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督促指导各责任部门抓好政策落实。
政策原文: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二批)的通知(东政发〔2022〕5号)
政策咨询电话:市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科(0546-8381273 >0546-8381273)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