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随着全球先进应用场景向国内转移,上游材料的自主发展将迎来契机,专精特新企业有望成为引领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我们回顾了如抛光垫、碳纤维等新材料的国产化进程,并梳理了如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高性能聚合物、膜材料等有待攻关的核心材料,看好相关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潜力。
我国大体量、高壁垒化工品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高端材料及精细化学品领域与海外仍有差距。大宗化工品方面,MDI、氯化法钛白粉、聚碳酸酯、蛋氨酸等化工品在全球产能占比较高且竞争优势明显;新材料方面,虽然目前仅有部分产品实现国产化,但随着下游应用场景向国内转移及国内企业技术积累,我们观察到国产替代趋势已经形成。
具体来看:1)碳纤维:国内已逐步实现技术攻关与工业化生产,龙头企业实现了对日本东丽主要碳纤维型号的对标,满足下游不同领域的市场需求;2)半导体材料:CMP抛光垫基本实现国产替代,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气、光刻胶等领域国产化程度较低;3)显示材料:液晶材料已实现国产突破,OLED材料国产化率较低;4)高性能聚合物:POE技术壁垒高仅有少数企业实现技术突破但仍未放量,PA66上游己二腈已实现国产化;5)膜材料:在显示和电子制造领域,单体容量较大的MLCC离型膜、偏光片离型保护膜、OCA光学胶等国产化率较低,新能源车领域锂电隔膜、铝塑膜国产化率高。
化工专精特新企业盈利能力强、研发投入多、增长速度快。受研发和资本开支驱动,专精特新企业规模增速快于全行业,并表现出更强的盈利能力以及穿越周期的稳定性。我们认为随着国产替代加速,相关子行业有望涌现更多优质企业,建议持续关注。
研发进度及投入不及预期,下游新兴产业发展低于预期,全球贸易风险。
中国化工:成就显著,仍有差距
中国化工研发创新已取得较大成就,但相比海外仍有差距。过去几年我国在化工前沿研究领域和大宗化工品的生产技术突破方面已经取得较大成就。在前沿研究方面,近几年化工和材料领域论文发表数量、论文平均引用数以及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已经超过美国;在大宗化工品方面,MDI、氯化法钛白粉、聚碳酸酯、蛋氨酸等大体量、高壁垒化工品通过自主开发逐渐实现了进口替代,目前中国多数大宗化工品全球产能占比较高且竞争优势明显。但在高端材料和精细化学品领域,中国与海外仍有较大差距,部分高端材料的核心技术仍未掌握,高端聚烯烃、高性能纤维、高性能膜材料、半导体材料、部分面板显示材料等高端产品仍主要依赖进口。
前沿研究:中国化工和材料论文发表具备数量优势且质量不断提升
中国在化工和材料领域论文发表数量上具备优势。2015-2020年中国在材料科学和化学领域的论文发表数量较2000-2005年大幅提升,是国内论文发表数量提升最快的两个领域;同时中国在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论文发表数量超过美欧,在论文发表数量方面已经具备优势。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