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碳纤维价格崩塌背后的产能泡沫与国产替代- 工业快报

文章详情

碳纤维价格崩塌背后的产能泡沫与国产替代

386次 综合资讯

2025年4月,碳纤维市场出现“量价齐跌”的异常现象:T300级12K产品价格跌至110元/千克,较2023年高点暴跌65%,但行业开工率仅45%。这种“增产不增收”的困局,暴露出中国碳纤维产业深层次矛盾。

产能竞赛:地方政府补贴下的非理性扩张

2020-2025年,国内碳纤维产能从3万吨/年激增至25万吨/年,但:

有效产能不足:小丝束(≤24K)实际产量仅8万吨/年,大丝束(≥48K)良率仅60%;

补贴依赖症:地方政府补贴占项目投资的30-50%,导致部分企业“为补贴而生产”。

需求断层:风电与体育用品市场萎缩

风电领域:叶片大型化趋势下,T700级需求占比提升至70%,但国内企业仅中复神鹰等少数掌握技术;

体育用品:海外订单转移至东南亚,2025年Q1碳纤维鱼竿、球拍出口量同比下降30%。

技术突围:原丝与装备国产化

行业在困境中实现突破:

原丝革命:吉林化纤T800级原丝强度突破5.9GPa,达到东丽M40J水平;

装备自主:精功科技研发的8米宽幅氧化炉,能耗较进口设备低25%。

未来格局:军民融合与成本革命

碳纤维产业将呈现两极分化:

军工领域:航空航天用M55J级需求年增20%,价格稳定在3000元/千克;

民用市场:通过原丝规模化(万吨级产线)与能源替代(绿电),目标2030年T300成本降至80元/千克。


你可能感兴趣